改革开放结硕果 航天发展续辉煌——改革开放40年之际喜看BOB在线下载(中国)有限公司发展成就
发布时间:2018-11-27     信息来源: BOB在线下载(中国)有限公司

当战士们在朱日和原野上的阵阵黄沙中驾驶着导弹战车,庄严接受党和人民检阅时;当观众们看到电影《战狼》中导弹出鞘那一幕而热血沸腾时;当来自全世界的观众人潮通过安检进出于北京奥运会赛事场馆观看比赛时;当奥运火炬在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成功点燃时;当旅客行驶过港珠澳大桥享受着快捷通关体验时,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中国,无不赞叹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成就;中华儿女的情感集聚在此,无不为祖国的繁荣强大而振奋自豪。

这些精彩瞬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一些重要历史见证,其背后蕴含着中国航天高科技的重要支撑力量。

改革开放40年来,BOB在线下载(中国)有限公司秉承“科技强军、航天报国”光荣使命,矢志不渝地铸造“神剑”,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突出贡献。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航天科工研制生产的一系列装备,为我国构建起攻防装备体系,有力支撑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同时,航天科工也成为我国首批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作为牵头单位多次摘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桂冠,并获得国家科学进步首批创新团队奖;他们发挥科技优势,打造我国首个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航天云网”,为超262万户各类企业提供普惠的免费服务与个性化的增值服务;他们突破传统航天技术和发展模式的“天花板”,推动“五云一车”商业航天重点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他们在国内率先开展大规模工程化国产化信息系统应用,研制开发以航天“三大件”“三小件”为代表的国产信息技术新产品……

航天科工党组书记、董事长高红卫表示,航天事业是关系着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为推动国家国防和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着重要支撑。航天科工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国防建设、服务国计民生”,始终坚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坚定做中国改革开放排头兵、航天事业高质量发展主力军,为铸牢国防基石和建设航天强国贡献力量。

服务国家战略 建设航天强国

改革开放进程中,作为战略性、高科技、国家级创新型企业,航天科工坚定不移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以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谋求转型升级,一手狠抓防务装备、航天产业、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一手狠抓新模式的创建以及新产业、新业态、新动能的培育壮大,积累了十分宝贵的实践经验。

近年来,航天科工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连续11年在国资委公布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中位列A级,连续3个任期荣获“业绩优秀企业奖”,连续3个任期荣获“科技创新企业奖”;作为牵头单位荣获5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及多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018年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346位。

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主力军之一,航天科工积极推进“建设航天强国”战略目标,圆满完成了“神一”到“神十一”载人航天工程各阶段的保障任务,并为“嫦娥”登月、北斗组网提供相关关键技术保障支撑。

面对全球商业航天方兴未艾的发展态势,航天科工在全力完成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任务的同时,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商业航天领域深耕细作,大力开展空间运输系统、微小卫星平台、空间有效载荷、空间信息应用等领域技术研发,形成一系列成本可控和使用方便可靠的航天产品,具备面向用户提供商业运载发射服务、商业应用卫星研制、空间信息应用等能力,创造了较好的商业价值,形成了广泛的社会效益,“五云一车”商业航天工程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和应用成果;“快舟”火箭圆满完成2次商业航天发射任务;“天鲲”卫星拓展了我国小型低轨通用卫星平台型谱。

同时,航天科工深入贯彻落实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战略,着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搭建世界首批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航天云网,为遍布全球20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超262万企业用户,提供普惠的免费服务与个性化的增值服务,协作采购需求发布金额达5591亿元,平台整体成交额达2990亿元,并在全国“七个区域九个城市”推进云制造产业集群生态落地。同时INDICS国际云平台实现7种国外语言环境的上线运行,注册用户达16800家,境外发布需求额超过51亿美元。(数据截至11月25日)

2017年,在习近平主席和德国总理默克尔的见证下,航天科工与德国西门子公司签署了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领域的战略合作协议,强强联手旨在打造面向未来的工业生态系统。2018年,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航天云网公司与西门子(中国)公司签署了智能制造项目合作协议,共同服务于智能制造市场。

目前,该平台已形成数十个柔性化生产协同制造及智能化改造应用实践案例,普遍缩减研发设计周期30%~45%,生产效率提高25%~60%,成本降低10%~30%,用工减少30%~60%,促进了工业服务、工业设备和工业产品的社会化集成共享、优化配置和业务协同。

2017年4月,李克强总理调研航天科工时,为航天云网平台发展点赞,充分肯定了航天科工在“双创”领域所取得的成绩。作为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航天科工将“双创”作为一项事业,建立专项政策鼓励干部职工“在岗创新、在职创业”,引导并帮扶社会双创项目近5000个。探索形成了培育期、孵化期、加速期,创意池、种子池、产品池的“三期三池”内部双创推进模式。先后培育了航天云网公司、激光研究院、火箭公司等一批具有创新活力的企业平台,推出设备精灵、自动爆玻器、地磁定位导航等一系列市场前景广、附加值高的新产品、新项目,以混合所有制方式吸纳一流创新团队,多项产品形成产业化。

服务国防建设 履行强军首责

从1984年国庆35周年阅兵式中国导弹首次亮相,到1999年国庆50周年阅兵式、2009年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新型导弹精彩“亮剑”,再到2015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航天科工装备以占导弹装备近2/3的空前阵容悉数登场,一系列大国重器让国人挺直了脊梁,为发展缔造了和平。

2017年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朱日和阅兵仪式上,由航天科工研制生产的十余型导弹武器装备和1型后勤保障装备通过朱日和阅兵检阅台,再次接受了党和祖国人民的庄严检阅。同时,各型装备在全军战略战役集训和国际军事比赛中表现优异,展现出我国维护世界和平和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的决心和能力。

同时,航天科工装备也从未缺席历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从1996年以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之名参展,首次揭开中国航天工业的神秘面纱,到2018年携七大装备体系、创历届最大规模参展,航天科工作为中国全系列导弹武器装备专业研制生产单位的风采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必须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航天科工拥有中国第一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改革开放进程中,航天科工始终把圆满完成航天防务装备建设任务放在首位,狠抓“五个新一代”(新一代武器装备技术及应用、新一代航天发射技术及应用、新一代自主可控信息技术及应用、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及应用、新一代材料与工艺技术及应用)和“四项基础技术”(微系统基础技术、自主可控信息安全基础技术、智能制造基础技术、智慧产业基础技术)创新,推动“新三化”(结构功能一体化、系统与分系统集成化、软件与硬件相互渗透化)和微系统技术普遍运用,掌握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创造了我国国防武器装备建设史上一个又一个“第一”,圆满完成一系列堪称首创的重大飞行试验,“东风”劲吹、“红旗”招展、“长剑”啸天、“鹰击”长空,一系列大国重器构建起较为完整的攻防装备体系,筑起我国领土、领空、领海的钢铁长城,为增强我国国防实力、维护国家安全筑牢了坚强基石。

面对军队和国防建设更加聚焦实战、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体系建设的新时代要求,高红卫表示,为国家提供先进的防务装备和高科技产品是航天科工的根本任务。航天科工要全面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牢记强军首责,始终把发展航天防务装备产业作为第一要务来抓,进一步提高导弹武器的体系化、智能化、实战化能力和质量可靠性,努力为我国国防力量实现“装备体系化、体系智能化、智能实战化”提供装备与技术保障。

服务国计民生 推进军民融合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航天科工提出“大防务、大安全”发展理念,以对祖国和人民的满腔赤诚,凭借专业领域的技术优势,开拓创新、敢为人先,在信息技术与信息安全、高端装备制造与研发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开创性的突破,既促进了产业与行业的技术进步,又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特别是近年来,在国际宇航联大会、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等国际国内重要会议和展会上,观众们经常会看到航天科工的精彩亮相,为航天高科技的快速发展而赞叹。同时,航天科工每年连续举办工业互联网、商业航天、激光产业、智能协同云技术与产业发展、智慧产业等主题的高峰会议和论坛,汇聚最新发展成果、交流未来发展设想,让人们深切体会到,航天科工既肩负着国之干城的使命,更承载着民之卫士的担当。

党的十八大以来,航天科工不断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主业集中度不断提升,部分战略性创新领域的牵引能力逐年上升,新业态体系建设轮廓逐渐清晰,尤其是商业航天、工业互联网、激光技术产业以及信息安全等领域不断取得实质性成果。实践证明,推进航天事业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体系,航天工业发展和国防建设将获得更大的支撑力,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将拥有更强的牵引力。

“金税、金卡、金盾”三大工程有力保障了国民经济安全与社会稳定运行;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制证设备及系统在全国全面启用;航天安保系统成功保障了北京奥运会、国庆阅兵等重大活动,并实现从大型活动安保向平安城市、智慧城市的纵深拓展;建设实施了港珠澳大桥香港段出入境管制系统自助旅客通道以及珠海公路口岸珠澳合作查验自助通道,旅客快速通道的建设对提升旅客通关体验、提高通关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全国首个城市地下管线综合项目在德州市正式落地,守护城市平安,探地雷达可以实现对地下管线的“无损检测”;“天网一号”系统、高空楼宇灭火系统等产品破解了反恐和灭火的国际难题;可以穿在身上的便携式空调,有效地解决了夏日室外高温作业人员的防暑降温问题;用相变材料开发出的“航天水杯”55度恒温杯、便携肉质检测器“鲜鼻子”等航天高科技产品,给百姓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作出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安排。高红卫表示,航天科工要积极投身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主战场向“安康乐知”即安全、健康、欢乐、知识升级换挡,努力为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作出贡献。

在新一轮改革开放起点上,航天科工将深入贯彻高质量发展要求,在和平合作、开放融通、变革创新的滚滚潮流中推进“两大目标四步走”战略方案,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中贡献航天智慧、航天方案、航天力量,向着“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航天梦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