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舟”冲天梦想成真——直击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的“快舟”试验队
发布时间:2014-11-26     信息来源: 中国航天报

  “‘快舟’发射时是什么样的声音?”

  每次任务都在飞控大厅待命的小陈表示没听过,而像小陈这样从立项就开始跟着队伍,却从未在现场亲眼看过“快舟”发射的人并不在少数。他们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心中梦想不止一个,重合度最高的是“快舟梦”。

  这里工作忙

  “呼呼、啪啪……”凌晨3点15分,窗外漆黑一片,只能听到狂风呼啸和风打墙体的声音。远处一间房间内零星的灯光闪烁摇曳,映照出陈副总设计师的身影。天亮后,8点15分,陈副总出现在会议室里,汇报了夜里赶工完善修改的归零报告。

  “陈总,您昨晚辛苦了。”面对同事的关心,陈总笑了:“我这不算啥,运载器控制与地测组的兄弟们为了分析问题、查找原因,都通宵呢。”

  最后阶段,谁都不希望出问题,但即便在杜绝人为低级失误的情况下,问题还是可能搞“突袭”,范副总师尤其为此担心。“我们研制出的新结构不同于其他系统,可干扰元素较多,温度、湿度、压力以及加工过程中的工艺因素等等,每个环节问题都可能趁虚而入,只要没看到发射成功,心里就不踏实。”

  控制系统状态变化多,组成复杂,状态检查时,试验队员们经常在狭小的空间里作业,这给了大家“各显神通”的机会。内窥镜、手电筒、反光镜等“神器”闪亮登场,然而,连接器依然经常“犹抱琵琶半遮面”。这时,队员们会在舱段间操作口上拗出各种造型,只为一睹庐山真面目。

  饭桌上,甫一坐下,经常有人会问:“小李干嘛去了,小陈怎么没来吃饭?”他们还在忙,没时间顾及吃饭。

  工作间隙,大家聊起了旅游。有的同事拿出手机来给大家展示旅游中拍的照片,不过5分钟不到,老张话锋一转:“小孟,你今天要拍厂房检测是吧?”“对。”于是话题到了工作拍照上,随后又到了各个系统的相关问题上,像这种分分钟离不开工作的情况比比皆是。

  这里保障好

  临近饭点,人还未到食堂,香味已经扑面而来,大家向厨师老王竖起了大拇指。“你们先吃,我先把人送到地方。”说完,司机老张一踩油门,车走远了。在试验队,除了技术人员,还有他们这样一群对队员们像氧气一样重要的人。

  “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凌晨4点,厨师老刘的闹铃响起,起床后他和同事们到市场采购当天的食材。“在这,每天的饭菜都不会重样。”酱猪蹄、熏鸭肉、清蒸鲈鱼、红烧羊排、酱爆排骨……队员们对饭菜的评价就一个字:“香”。

  发红包了,还有饺子吃,过年了吗?原来是在为星级试验队员发奖金,这只是“用活动促任务”活动的小小范例。“岗位争先锋•共圆飞天梦”主题活动、“三优支部”评选等都是由试验队临时党委组织开展的活动。临时党委邹书记说,通过这些活动奖励表现优异的人,激励个人的同时也发挥着榜样的作用。

  在与发射测试站联合举办的“一加一、对对红”评选活动中,双方获评优秀的参试人员都获得了证书和奖金,大家在印有“奋勇拼搏•誓夺快舟二号全胜”的条幅上签名,条幅将被放入即将建设的发射测试站博物馆中永久收藏。

  “今天有羊腿吃!”说着,调度小赵拎起了一根热腾腾的羊腿放到饭盆中,挤出一个位置坐下正准备享用,电话响起:下午的两场会议需要协调。他起身挨桌通知大家,不在食堂的,用电话通知。一通忙活后,食堂中的人已经所剩无几,桌上的羊腿和饭菜也已经没了温度。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资金是试验队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在不能用网络转账的试验基地,财务小吴需要时不时去银行支取现金以保障团队支出。然而,这里现金缺乏,需要等待银行职员到遥远的市里提款,并且只有50元的钞票,因此每次取款回来,小吴的桌上就堆上好几落绿莹莹的现钞。

  这里有信仰

  试验队中人们虽然交谈不多,但他们都会对新面孔示以微笑。当你身处困境时,他们会跟你讲述那些充满千难万苦的经历,与你一起感受他们的成功信仰。

  老同志喜欢讲老一辈航天人的故事,年轻人则听得入神,他们相信航天精神一脉相承。

  发射前的东风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快舟”试验队全体队员肃穆站立,鞠躬致敬。梁总和黄总将花篮摆放在聂荣臻元帅的墓碑前,有的队员敬酒一杯,嘴里轻轻地念着:“聂帅,愿我们发射成功。”

  “工作20年了,每次来都会看一看。”在回驻地的车上,老曹只说了这一句话。他的视线透过车窗投向远方,阳光从道路两旁整齐的白桦树之间穿过,射进车中,树影规律地打在老曹和同事们的脸上,忽明忽暗,像一部老电影。

  在小孟的房间里,电池充电器的指示灯有节奏地闪着。距离发射还剩不到24小时,小孟已经做好了准备,“我要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这历史性的一刻。”说话间她的眼神在发光。如今,她拍摄的那张“腾飞的‘快舟’”已经传播甚广。

  集团公司董事长高红卫说:“未来,当我们在航天发射中取得更辉煌的成绩时,每个人都不应该忘记‘快舟’这支团队。”(文/王旭 陈新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