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航天往事丨大阅兵:从“小米加步枪”到大国重器
发布时间:2019-09-26     信息来源: BOB在线下载(中国)有限公司

新中国成立70 年来,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共和国一起成长,风雨同行。70 年来,人民解放军装备从小米加步枪的“ 万国造”,发展到能自主研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武器。

如今,当我们回首共和国历史上的14次天安门国庆大阅兵,每一个瞬间都堪称记忆经典。历次大阅兵在展示人民解放军威武之师、胜利之师风采的同时,也见证了我国武器装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单一型号到系列化发展的历史变迁。

导弹首登国庆阅兵舞台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使中国大地迸发出了勃勃生机,万象更新。1984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新中国成立35周年庆典,使人们在间隔25年后再一次看到了震撼人心的阅兵式。这也是共和国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第十二次大阅兵。受阅部队和这个国家一样,都处在巨大的变革中。

1984年国庆大阅兵上展示的东风系列弹道导弹

1981年12月,中共中央决定在1984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35 周年之际,组织自1959年后的又一次天安门国庆大阅兵,以集中反映我国国防建设取得的成就,鼓舞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1984年国家大阅兵上展示的巨浪一号潜射弹道导弹(前)和海鹰二号反舰导弹(后)

那一年的受阅部队是新中国成立后规模最大、装备最好的一次,我国自行研制的28种武器装备集体亮相,其中有19种是新装备,导弹方队更是第一次公开进入国庆受阅大军序列。

据东风五号战略导弹地面总体设计人员汪向毅回忆,1984年我国自行研制的东风系列弹道导弹和其他一些战术导弹的首次集体亮相,一方面是为了检阅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成就,特别是人民解放军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果;另一方面是为了壮我国的军威和国威。

那次阅兵式上展示的巨浪一号潜射弹道导弹、海鹰二号岸基反舰导弹、鹰击八号舰载反舰导弹、红旗二号防空导弹和东风系列弹道导弹得到全球瞩目。

震撼的大阅兵引起了世界各大媒体的关注。日本媒体发表文章称,天安门前第一次出现的新型导弹表明,中国军队向现代化迈出了一大步。法国媒体刊文称,中国军队的盛大阅兵,大震了中国的国威和军威,东风五号战略导弹的亮相,更是向世界宣告了中国已经具备远程战略核打击能力。

当年阅兵式上首次展示的鹰击八号导弹由于性能先进,后来还首次出口到东南亚某国。这种导弹可以装备在各种军舰上发射,曾被外国人称之为“中国的飞鱼导弹”。

BOB在线下载(中国)有限公司三院原外贸总公司总经理、研究员徐梓茂回忆称,上世纪后期,鹰击八号导弹出口到东南亚某国后,按照合同规定,需对这种导弹系统进行一次考核性靶试。当时,三院派出了以姚绍福院长为首的技术代表团,协助买方进行靶试。靶试前,买卖双方技术人员对鹰击八号导弹的火控系统设备进行了认真检查,一切顺利、一切正常。

靶试那天,买方技术人员自己操作,中方技术人员协助,发射的1枚鹰击八号导弹准确命中预定目标。靶试取得圆满成功!买方领导盛赞了该导弹的优异性能。

该国的新闻媒体还对那次靶试进行了详细报道,并在报纸头版刊登了鹰击八号导弹发射的大幅照片,引起了东南亚和世界各国的关注。

自力更生补齐短板

在20世纪中国的时代记忆中,1999年国庆50周年大阅兵是尤为精彩的一幕。那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盛大阅兵式被人们亲切地称为“世纪大阅兵”。在那次阅兵式上首次亮相的红旗七号近程防空导弹系统,填补了我国没有近程防空导弹的历史。

1999年国庆大阅兵上展示的国产红旗七号防空导弹方队

上世纪80年代初,一个艰巨而紧迫的任务交给了现在的BOB在线下载(中国)有限公司二院——研制红旗七号近程防空导弹系统。该型号总设计师钟山院士回忆:“当时世界上很多军事大国都在研制低空、超低空的导弹,我国加快这种防空导弹研制迫在眉睫。”

该导弹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武器,全系统的电子元器件数量多达数万件。为实现国产化,钟山带领团队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历经了荒漠中动辄几个月的靶场试验,一干就是8年。

每次试验对钟山和他的团队来说都是一次很大考验。他回忆,红旗七号导弹在一次试验中要进行双目标拦截,但一号靶机到达预定空域后,二号靶机却没有出现。在一号靶机的燃料即将耗尽时,二号靶机才进入空域。随着两枚导弹相继发射升空,两架靶机几乎同时被击落,该情景让钟山至今难忘。

如果说红旗七号导弹的亮相补齐了我国没有近程防空导弹的历史,2009年国庆60周年大阅兵上,多架轰炸机携带的空地导弹低空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检阅,则结束了人民解放军没有空地导弹的历史。

2009年国庆大阅兵上展示的红旗九号防空导弹系统

如今,该型号总设计师、现年75岁的杨宝奎回忆起那次在天安门广场观礼台上看到的这一幕,心中感到无比自豪。

杨宝奎谈起该导弹的研制历程时,说得最多的是“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这20个字。

按照项目要求,这种导弹必须飞得远、打得准、打得狠,不但要白天能作战,夜间也能作战。当时,由于军事技术先进的国家不可能将这项技术转让给中国,摆在科研人员面前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自行研制。

当年,杨宝奎带领试验团队为攻克该型号的地面目标识别与截获技术难题,在戈壁滩上连续工作了10 个月以上,经历了那里的四季。杨宝奎说,夏天要在地表温度达到五六十摄氏度的环境中工作六七个小时,冬天要在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室外工作,试验团队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2003年夏天,该型号在试验中由于某系统出现故障,归零工作只能夜以继日地进行。杨宝奎带领的团队经过100多天的归零工作,编写了超过10万字的归零报告,落实了19项改进措施,才为该型号顺利完成定型铺平了道路。

“这100多天里,我变得又黑又瘦,体重下降了10 斤。但我心里很高兴,因为我们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坚持的力量。十年磨一剑终有回报,我为我们的试验团队感到骄傲!我为我们国防的强大感到自豪。”杨宝奎说。

正是有了中国航天人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才有了如今我们所熟知的“东风”劲吹、“巨浪”滔天、“红旗”招展、“鹰击”长空、“长剑”啸天。

1984年国家大阅兵上展示的巨浪一号潜射弹道导弹(前)和海鹰二号反舰导弹(后)

迈向系列化、通用化

我国导弹自1984年首次亮相国庆35周年大阅兵以来,相关型号开始以此为基础向系列化和通用化迈进。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在有了鹰击八号舰载反舰导弹后,发展多平台发射和改进型导弹开始提上日程。

在各类反舰导弹中,潜射反舰导弹是研制难度最大的一种,不仅要有必要的空中飞行与制导技术,而且还要攻克复杂的水下发射技术。BOB在线下载(中国)有限公司三院三部原型号总体主任设计师刘健同回忆,1980年后他在参加我国第一代舰载反舰导弹和空舰导弹固体发动机研制的同时,开始了我国第一种潜舰导弹的论证预研。

刘健同说,该型号经过20余年的艰苦历程,先后研制了几十枚试验弹,从陆地上到水下经过了20 多次的靶场试验。其中有一年3次进场,长达半年时间出差在外,回来还要加班写分析报告、开总结会,以及忙下一批试验弹,这种日子十分艰苦。

2000年,潜舰型号最终以优异成果顺利通过设计定型鉴定试验。在设计定型审查会上,刘健同用“漫言潜舰任务重,犹有精英报飞航。难关道道沥心血,一代辛苦不寻常”表达了自主研制成功的潜舰导弹来之不易。

该型号成为世界上继美国“鱼叉”和法国“飞鱼”后,又一种潜射反舰的杀手锏。在中俄“ 和平使命-2005”联合军事演习中,我国潜艇发射的潜射反舰导弹准确命中目标。

此后,在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接受检阅的东风-15B、东风-10A 等,以及在2015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上展出的东风-5B、红旗九号系列等,都成为我国武器装备由过去的单一型号向系列化、通用化发展的有力见证。

 

1999年国庆大阅兵上参加检阅的反舰导弹

步入世界先进水平

人民解放军从“小米加步枪”到战略导弹,从机械化、半机械化到向信息化发展的深刻变革,浓缩了人民解放军现代化发展进程。

从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式上受阅装备的“万国造”到1959年受阅武器基本实现国产化,从1984年受阅武器全部自行研制到1999年新装备占90%以上,从2009年受阅装备大多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到2015年受阅武器基本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历次大阅兵的变迁,不仅反映我国武器装备的变迁,更是我国经济、科技在军事领域的新发展和我国国防建设取得新成果的见证。

汪向毅回忆说,从1949年到1959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11 次国庆大阅兵,其受阅武器都是坦克、装甲车、大炮和火箭炮之类的武器。而自1984年我国导弹首次亮相阅兵式以来,我国拥有的各种武器装备已经接近或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显著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

回顾人民解放军武器装备的发展,如果将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算作我国武器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期,进入新世纪后可以算作是进入了第二个黄金期。

第一个黄金期人民解放军武器的快速发展还是以仿制苏联等国家的武器居多,第二个黄金期的发展特点则主要以自主研制为主,对外购买少量武器为辅,发展步伐即将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杨宝奎表示,钱学森是我们必须要感谢的人,他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没有他打下的基础,我国就不会有如今这么强大的国防力量。

“我从20岁第一次参加国庆节阅兵,到65岁在天安门广场观礼台上看到各种武器装备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无不感受到人民解放军装备的壮大。不管是武器装备的先进性,还是信息化程度都得到了很大提高。”杨宝奎说。

2009年国庆大阅兵上展示的长剑-10陆基巡航导弹

70年来,人民解放军的武器装备实现了从引进、消化、吸收到自行研制、自主创新,从常规武器到尖端武器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武器装备体系由机械化向信息化发展的重大转变。

如今,中国航天人研制的导弹装备,已经遍布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等各军种。洲际、地地、舰空、地空等多种战略战术导弹先后装备部队,充分展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和人民解放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的能力。

“回顾历届大阅兵,我国研制的武器装备走出了一条非常成功的道路。这些武器的变迁,是我们国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单一型号到系列化发展的过程。我国今天所拥有的武器装备,足以抵御任何侵略者,只要敢来犯,我们必胜。”杨宝奎说。(文/唐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