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世界工业互联网大会云端启幕 航天科工发布航天云网新基建平台战略
发布时间:2020-06-15     信息来源: BOB在线下载(中国)有限公司

6月15日,以“新时代 新基建 工业互联网 赋能·融通·生态 ”为主题的2020世界工业互联网大会在云端启幕。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委员任洪斌,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副司长刘郁林,四川省副省长、党组成员王凤朝,BOB在线下载(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刘石泉,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刘多,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等领导出席大会并致辞。大会由航天科工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陈国瑛主持。航天科工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张红文出席中央企业工业互联网融通发展分论坛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沈昌祥、邬贺铨,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李学林,德国工业4.0平台科学专家委员会主席、德国科学与工程院院士艾纳·安德尔,香港理工大学副校长卫炳江等国内外顶尖专家,以及来自国家相关部委、地方政府、国内外知名高校与科研机构、国内外重要行业协会、中外企业、媒体的100余名嘉宾参加会议。

此次世界工业互联网盛会,通过云技术实现国内外嘉宾云端参会和全球观众云端观会。会上重磅发布的国家首个工业互联网行业人才评价标准和航天云网新基建平台战略等成为本届大会的亮点。

云端聚智助推工业互联网新发展

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央对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接连做出重要部署。航天科工党组书记、董事长高红卫表示,目前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所处的阶段以提供产业治理、信息治理、生态治理和安全治理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为主要目标。服务于以上四类治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就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性支撑。工业互联网是产业治理的基础性设施,也是新基建的重要内容。作为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航天云网是航天科工倾力打造的提供智能制造、协同制造、云制造公共服务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致力于为高端制造业和小微企业搭建普惠的云端产业集群生态环境,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刘石泉在大会致辞中指出,工业互联网将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集群性突破、协同性创新与融合性应用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本届大会正是呼应了经济社会数字化发展对于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代表的“数字新基建”的迫切需求,共同探讨工业互联网的深度应用,共同促进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转型提质升级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刘石泉强调,信息化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航天科工不仅要加快推动自身的数字化转型,而且要发挥好中央企业的国家队作用,引领带动中小微企业协同发展。航天云网平台采用“一脑一舱两室两站一淘金”系统级工业应用,面向全社会提供服务;云制造支持系统CMSS,已经形成智能制造、协同制造、云制造整体解决方案,发布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商业配套等专业能力近万项;联合30家中央企业建设中央企业工业互联网融通平台,提供的“央企融通平台防疫专区”及“防疫物资工业互联网应用服务平台”有效整合供应链;建设了11个省市级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区域工业云+行业工业云”服务当地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借助航天云网国际云平台支撑沿线用户开展科技创新、跨境企业服务、国际人才交流等方面深度合作,实现协同发展。

刘石泉表示,航天科工将继续深入推动中央企业工业互联网融通平台建设及应用,赋能产业链能力提升;进一步推进产品内外部试点应用,循环迭代促进功能不断优化;进一步挖掘平台数据资产,以数据资源反哺实体经济;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深化合作,推动云制造产业集群生态建设;进一步牵引用户需求,为更多企业搭上工业互联网发展快车提供自主、安全、可控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发挥大系统工程与信息治理能力融合能力强的比较优势,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上,与会嘉宾们以全球视角剖析新基建形势下工业互联网丰富内涵及发展路径,共同分享热点与前沿信息,探究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前景,为推动全球工业互联网发展建言献策。

在大会主题演讲环节,中外专家围绕新基建赋能工业互联网、面向云制造系统3.0工程的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与实践、筑牢主动免疫的新基建+工业互联网安全防线等热点话题进行了精彩发言。

同时,大会聚焦政府数字治理、中央企业工业互联网融通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工业互联网产教融合以及工业互联网安全等主题举办5场专题分论坛,邀请来自政、产、学、研各界大咖结合新基建形势在云端进行了全维度探析与交流,共话新基建融合创新发展之路。

国家首个工业互联网领域人才评价标准正式发布

大会正式发布我国首个工业互联网行业人才评价标准《工业互联网产业人才岗位能力要求》。该标准是国内工业互联网领域首个岗位能力要求的标准研究成果,由国家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牵头,航天云网公司(主笔)和中国信通院负责,十多家相关单位共同参与编写。

该标准根据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安全3大体系及工业互联网产业人才需求,聚焦工业互联网产业8个方向(网络、标识、平台、工业大数据、安全、边缘、应用、运营)设置41个岗位,按照综合能力、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工程实践能力4个维度提出了工业互联网产业人才岗位能力要素。

该标准的发布将进一步引导各界聚焦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能力为基础的人才培养要求,助力我国工业互联网人才培育加速发展,意义深远。

重磅发布航天科工航天云网新基建平台战略

大会还重磅发布了以“新篇章”为主题的“航天云网新基建平台战略”。航天云网紧扣新基建主线,围绕应用场景和用户需求导向,将从“以平台建设为重点”向“以应用场景为核心,以用户价值创造为重点,平台建设与运营并重”的战略方向转变,致力打通面向用户的“最后一公里”,进一步坚定将航天云网建设成为国际领先、国内第一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战略目标。

航天云网将致力于打造基于INDICS+CMSS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的工业新底座,发挥工业赋能器、连接件(链接枢纽)作用,不断提升平台对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融合化创新的赋能水平。以服务政府数字化治理、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为主线,打造系列化平台产品、个性化定制化的云化工业应用、全价值链数字化解决方案,助力政企用户多场景应用,为数字化社会建设提供新型基础设施应用服务。

航天云网将发挥工业互联网全要素、全产业链和全价值链赋能的特性,为其他新基建项目提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云化的全方位服务,提升新基建效率,推动新型基础设施拓展应用和模式创新。

航天云网将发挥工业互联网“跨要素、跨领域、跨行业、跨区域、跨平台”的全面互联互通能力,充分发挥中央企业融通平台作用,以“三融通”(数据融通、应用融通、资源融通)带动新基建及其相关产业发展。

航天云网将发挥工业互联网工业底座作用,以国家级平台项目为抓手,助力国家和各级政府提升治理能力;加强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节能环保、汽车等十大重点行业应用推广,联合开展新基建融合工作;助力应急物资重点企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建设,支撑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航天云网将加快建设产教融合示范线项目,创新形成产教融合示范基地解决方案,积极推动出台产业人才能力评价标准,完善评价体系,强化行业领军人才培养,更好发挥人才对产业发展促进作用。

线上全景展示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成果

本届工业互联网大会首次采用线上形式举办,通过在线直播实现国内外嘉宾和全球观众云端参会。据悉,大会精心打造线上展厅,全方位展示航天云网5年来的建设成果。

从2017年第一届工业互联网高峰论坛到2020年世界工业互联网大会,活动已连续举办四届。自2015年航天云网成立,五载耕耘,航天云网在开辟中国特色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道路上从未止步。作为国内工业互联网行业的先行者、领航者,航天云网已成为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已初步构建起基于INDICS+CMSS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的新型基础设施,初步形成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具备了行业领先的跨行业跨领域系统工程服务能力,具有优异的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创新能力,具有安全可控的工业互联网服务能力,形成了多款新基建平台产品服务、应用场景,构建了基于平台基础设施的云化产业新生态,积极赋能政企用户数字化转型。

本次大会的线上展区通过多媒体+实物全景展现方式,展现了航天云网以服务政府数字化治理、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为主线,打造的系列化平台产品、定制化的云化工业应用、全价值链数字化解决方案,以及为数字化社会建设提供新型基础设施应用服务的成功案例。航天云网基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特定场景推出的系列云端应用平台,全面展现了航天云网以创新的态度和快速的响应,不断适应工业互联网发展新形势、新要求,打造新服务、构建新生态的发展成效。

此次展出的中央企业融通平台建设实践案例、中国架构分布式数据库、新的云化应用产品——云端应标群、国际云平台“一键跨境”功能、基于INDICS EDGE边缘智能一体机、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方舱医院系统工程研制模式以及基于INDICS平台的工业互联网系列培训教材、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建设解决方案等均引发广泛关注,为与会嘉宾、参观者及全社会呈现了行业产品盛宴。

本届大会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指导下,由航天科工主办,航天云网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承办,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智能+学院、新生基金、合肥庐阳大数据产业园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