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工研院光电行业专家会议在成都科创中心举行
发布时间:2017-07-20     信息来源: 深圳航天工业技术研究院
  7月20日,深圳工研院学术委员会光电行业专家会议在成都科创中心召开,深圳工研院董事长崔玉平、总经理助理刘瑞华、专业总师刘会通、专家委员会委员宋瑛林教授及季一勤教授、成都科创中心负责人李宏等与国防光电行业资深技术专家罗辑、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王涛、成都晶林科技吴海宁、曾衡东等专家教授展开了深入的学术交流。


  交流会上,国防光电行业资深技术专家罗辑感谢深圳工研院以及崔玉平董事长对红外事业的关心。他表示,各位专家学者都奋斗在同一条战线上,能够像今天这样聚在一起进行深入切磋,机会很难得。随后,与会专家针对“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芯片”、“探测器芯片应用集成”两个项目的技术构架、研发过程、技术优势及合作前景、产业化的实施步骤等四方面内容进行了探讨。

  电子科技大学蒋亚东教授技术团队研发的“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 ”项目具有功耗低、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性价比高等特点,于2012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技术指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由成都晶林科技研发的非制冷红外热成像技术具备“被动成像,无需可见光源,反应温度分布,灵敏度高,抗干扰性强,作用距离远”等显著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军工、消防、安防、搜寻等领域。


  成都晶林科技表示,深圳工研院在军工市场有着强大的品牌地位和影响力,自身拥有完善的协同创新平台以及现代化管理制度。成都晶林科技希望与深圳工研院开展广泛合作,尤其是在军工和军贸市场,共同为应用市场开发具有竞争力的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并针对市场化产品建设规模化生产基地。

  崔玉平董事长在总结发言中指出,目前成都电子科大的非制冷探测器芯片研发能力代表了国家科技水平的前沿技术水平,航天科工拥有良好的资本平台、孵化平台,同时在集成渠道方面也很有优势。我们期望在深圳做非制冷红外探测器项目的孵化,从设计、评测、电路、组装到集成产品线等各个方面展开合作。红外探测器未来市场机会多、应用范围大、发展前景广,在军用、民用领域应用意义重大。面向国民经济的主战场,深圳工研院可以起到牵引作用,希望大家着眼于长远战略,从产品合作开始实现共赢,期待项目合作尽快取得突破性进展!(文/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