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另一座“经济靠山”——对三院35所民用产业三年“多点开花”的探究
发布时间:2015-05-06     信息来源: BOB在线下载(中国)有限公司三院
  在占地10几亩的小院子里,BOB在线下载(中国)有限公司三院35所这几年正在为1200多名干部职工“吃好一点”努力发展经济,这个重担很大一部分落在一支不足百人的民品项目队伍上。

  35所的民用产业起步不算早。2011年,该所民用产业年营业收入1亿元,占全所经济总量的比重只有17.9%。三年过去,当全息三维成像毫米波安检门、管道漏磁内检测器、风场相干多普勒激光雷达等项目培育成熟,推向市场之际,35所的“另一座经济靠山”已经初见端倪。

  民品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冒出,2014年,35所民用产业年营业收入增加到3.5亿元,占全所经济总量的比重攀升至36.7%,离35所在民品市场闯出一片新天地的目标更近了一步。

  开花:提着一口气迎来转机

  在所长周明眼中,35所民用产业“还未结果,但花已开始盛开”。“安防与信息”、“石油与地质”、“气象与环境”三大民用产业板块让该所民品“多点开花”,但因为项目都是近几年培育成熟的,市场大门并未完全打开。

  据了解,三大板块皆依托于35所的核心技术——雷达技术。35所产业发展部主任王正豪总结为:“三大板块都紧扣了集团公司‘大防务、大安全’主题,立足35所的核心能力和航天品牌优势。”

  以安防与信息板块中的“主力”人体安检设备为例,通过式安检门主要针对机场、监狱、法院以及政府核心部门等领域市场需求,可以对出入人员、物品进行三维成像;移动式安检设备则主要针对人员密集区域、政治敏感区域的临时突击性安全检查。为规避隐私问题,设备可通过虚拟人偶图像映射,显示可疑物品,不显示、不保存人体原始成像结果。

  依照35所的最初设想,这些设备的最大市场应该是机场,但由于民航标准尚未推出,从2011年产品研制成功至今,35所一直在苦苦等待。

  据统计,目前国内有民用航空机场166个,像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等这样的大型机场,安检通道数在80~100左右,包括中型机场和小型机场在内,国内机场总计有超过3500个安检通道。按照每3个通道配置一台安检门计算,未来10年,市场保守需求量在1200台左右。

  2014年,作为国内三维扫描唯一产品代表,35所的安检门正式进驻北京首都机场试用,并在内蒙古某监狱试用,迎来了转机。经历了类似转折的还有用来对城市地下管线进行探测,推动城区建设、完成国家地下管线普查的探地雷达等民品。

  同时,35所即将和江西省某法院洽谈合作,“成功的概率很大”。王正豪道出这笔单子的价值:这可能是一个突破口。全国有近一万个法院和监狱,这些地方的安检级别较高,相关设备需要更新换代。对于35所来说,那儿的用武之地更大。

  创新:盈利模式与资本运作

  翻开35所民品“花名册”,产品在国内市场都有一丝“新意”。

  王正豪掰着指头介绍:除了安检设备,还有“管道检测及服务”,以整套产品服务为主,产业链核心是漏磁内检测器,针对海下油气管道、城市油气管道的检测服务市场;

  “特种微波辐照设备”对农副产品、木材、药材等货物产品作为灭活应用对象,取代化学药剂熏蒸处理的传统手段,既快速高效经济,又环保;“测风激光雷达”可以帮助风电场实时探测风力风向,保证风机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工作量进行运营,效率有望提升20%左右,尽可能达到效率最大化……

  从民用产业发展的战略层面看,该所民用产业副总师陈铭说,除了产品的技术创新,商业模式也在创新。

  今年年中,由中海油立项,35所负责研发海底管道漏磁内检测器研制课题将提前结题,进入产业后续发展阶段。海下管道检测维修费用高昂。目前,中海油在国内有100多条干线输送管道,2015年预计增长到200条左右,管道总长超20000公里。按照每年检测十分之一,每公里检测费用5万元计,“十三五”期间光这一家企业的管道检测市场就超过1亿元。

  该所正在和课题的其他合作方酝酿成立合资公司,计划把这块市场从单一的检测,发展为综合的管道完整性评估服务。

  该项目的总负责人、科技委主任焦晓亮认为,从研制阶段的“优势互补”到拓市场时的“盈利模式创新”,35所民用产业要发展,时刻都不能离开“创新”二字,因为客户需求一直在变。

  “卖服务、卖方案只是一方面。”周明说,接下来要把民品公司推到市场上,让它慢慢独立强大起来,摆脱对35所的依赖,同时学会“借船出海”。该所目前下属两家民品公司,分别是北京华航海鹰新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和青岛航天海鹰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后者就是与市场团队合作,引入外部战略投资成立的。

  接下来,王正豪等人还要忙于各类合作洽谈。35所民品的产业化发展已经起步。(文/陈立 赵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