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荆楚“车”飞扬
——四院万峰公司首台防爆型轨道牵引车交付侧记
发布时间:2013-08-21     信息来源: BOB在线下载(中国)有限公司四院


                                                                                      图为集体讨论产品方案


  从网上的一段视频,到用户满意的微笑,万峰人在拼搏奉献的精神激励下,通过自主研发,根据用户实际应用需求研制出的防爆型轨道牵引车,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产品研制期间经过了怎样的艰难历程?让我们共同重温那段激情岁月。

  从零起步,抢占先机践使命

  2012年初,四院万峰公司在某用户处发现因无合适的牵引设备,用户在周转、对接产品时,每次需十几个人通力合作才能进行,既浪费人力,更具有安全隐患。

  信息就是商机。敏锐的万峰人决定研发出一种安全可靠、性能高效、操作简易的牵引装备,为用户排忧解难。

  公司一方面分派调研组奔赴国内各地大型牵引设备制造公司进行调研,摸清牵引设备的最新发展动态,掌握相关零部组件的性能参数;一方面积极与用户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对牵引设备的特殊使用要求。

  调研结果显示,国内市场上并无一款同时具有自行与轨道牵引且可以安全防爆功能的牵引设备,而国外的相关产品造价极高,且实行了技术封锁。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进行可行性论证的时候,万峰公司辗转得到了一份珍贵的国外轨道牵引车视频资料。通过对视频内牵引车使用的分析以及对用户的要求论证,万峰公司根据掌握的各项技术资料,另辟蹊径,融会贯通组合市场现有牵引设备的各项功能,拟定了集“机械、电子、液压、控制、防爆”一体的研制方案。

  作为从未涉猎过牵引领域的万峰公司,要将理论方案变成现实产品,无论是技术含量、研发难度,抑或零件加工、装调手段,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困难并没有压倒万峰人。万峰公司成立专门的攻关项目组,制定研制方案,拟定每位成员的具体职责及详细分工,产品加工、装配、试验验证等均严格按方案大纲要求进行。凭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干劲,万峰人一步步开始了破冰之旅。

  攻坚克难,争分夺秒保研发

  无论是在生产现场还是在电脑旁边,一场场研讨会在项目组成员间紧张而热烈地进行,有对技术瓶颈的焦虑、有诚恳而激烈的争辩、有创新求变的火花……

  大家查阅资料,研究数据,进行实验,制定规程,对所学的新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为确保研发进度,当天事当日毕成为大家共同的理念。尤其在进行到产品装配阶段以后,为确保对每一步流程都了然于胸,项目组成员与工人师傅们一起组装零部组件,凌晨二三点回家是常事,但他们从不退缩。因为他们懂得,研发的不仅仅只是一个产品,更是公司自主寻求项目、自主研发产品、自主开拓市场的“代言人”。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半年来大家加班加点、废寝忘食,第一台原理样车在大家的精心呵护、努力下,一点点向着目标迈进。为确保产品的先进性及适用性,项目组应用前沿技术,攻克了多个技术难关。他们设计制作的多功能底盘,上面安装有两套独立的行驶机构以及行驶状态转换装置,能分别实现路面与轨道两种行驶功能。底盘中的几百个零部组件和百余根油管像随时准备检阅的士兵,在液压装置的驱动下,在分工合作中省去复杂的机械传动系统,不仅使底盘结构变得简单,节省了产品成本,还具有体积小巧、承载能力强的特点,特别适合洞库、矿井等狭长的空间使用。

  2012年10月,原理样车试验完成,并在用户处试用时效果得到充分肯定。

  对标一流,精益求精铸精品

  管用户对能解决自己当务之急的牵引车较为满意,可项目组成员不这样想,追求完美的他们认为产品性能还应加强,还应提高操作的便捷性及舒适度。

  经过反复论证和优化设计,项目组拟定了新的设计方案,不仅完善了自行和轨道牵引两套工作系统,还增加了双向驾驶、微动对接等10余项功能,使产品操作更为人性化和简单化。

  试验时,细心的项目组成员发现地面如果凹凸不平,4个轨道轮难以同时着地,影响了使用性能。经过反复摸索试验,项目组研制出一种轨道牵引车平衡梁轨道行走及支撑机构,使轨道轮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情况,都能紧贴轨道,再也不打滑了。

  为把产品打造成精品,项目组严格按照“控制标准精细化、加工过程精细化、试验检查精细化、数据分析精细化”要求,加强技术交底,通过过程管控严把装调质量关。同时,对每一项可能发生的质量隐患进行预测分析形成技术方案,不断检验方案的可行性。

  2013年7月20日,产品零部件陆续进入装配现场。尽管连续37℃以上高温袭击了荆楚大地,但各部门通力配合,相关人员24小时待命,制造部及各车间领导全力做好产品协调及防暑降温的保障工作,大家仅用15天时间就完成了整车的装配、调试及试验。物资部备料工段接到下料任务时是一个周五下午,他们将人员分成两班,人休机不休,5个昼夜完成所有备料任务;某零件通过航空发运,采购员范兴平凌晨1点准时等在机场,可飞机晚点,他一刻不敢远离,困了就跺跺脚,接到零件时已是5点;54岁的钳工韦成坚不服老,别人加班到几点,他就加班到几点,别人干几个通宵,他就干几个通宵,还时常给劝他早点回家的人“脸色”看;项目组负责人付军不仅天天盯在现场,还要注意技术的积累,做好各项试验的记录,连轴转的日子让他的睡眠严重不足,他却自有妙招,困得实在不行时,就在交待完装调的注意事项后,跑到车里眯一会儿,任凭汗流浃背、蚊虫叮咬。

  新的牵引车研发成功,不仅将拟定的各项功能变成现实,且在平直轨道上最大可以牵引重达100吨的货物。在产品验收时,用户脸上的笑容让大家心比蜜甜。

  风起荆楚“车”飞扬。面对后续的设计定型与批量生产,项目组全体人员又投入到了新一轮的战斗中,决心研发出多种型号的轨道牵引车,实现产品的系列化。(文/王啸 刘双群)

  (责任编辑:孙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