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院物资部探索高效库存供应 创新开展降本增效
发布时间:2013-07-24     信息来源: BOB在线下载(中国)有限公司三院

  按照国资委近期文件精神,集团公司提出推进“三挂钩”。所谓“三挂钩”指的是企业工资总额增长与利润总额增长挂钩、新建劳动关系人数与劳动生产率挂钩、自筹资金投资额度与EVA挂钩。集团公司推行“三挂钩”旨在进一步提升企业发展质量,提高员工收入水平。

  三院物资部承担着三院“五统一”采购工作,经过多年的物资保障工作,在原材料、元器件采购保障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尤其自2009年起开始探索的金属材料库存供应模式,在降本增效方面取得了实际效果,为进一步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2009年,三院物资部按照院相关要求,开展了2500万元钢材、铝材储备订货工作。后续,又依据库存储备的消耗情况和资金情况,实施库存运营,在价格低谷和生产高峰期补货,使2500万元资金完成了7331万元的物资保障和市场开发工作,初步实现了库存供应模式的常态化。目前7331万元产品已出库5724万元,快速保障了需求,大大提高了三院金属材料供应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同时大大降低了质量成本、应急采购成本及其它综合管理成本。

  提高采购产品质量,降低质量成本

  2009年前,大量临时市场采购造成了多起金属材料质量问题。例如,2007年,市场调拨的30CrMnSiA钢棒裂纹质量问题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20万元,2008年调拨原材料发生质量问题13起,对三院科研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2009年以后,通过库存储备整炉整批订货,与供方签订《质量保证协议》,将特殊技术要求落实到供方的生产、检验环节中去,并通过监督检查,保障质量条款得到全面的落实,供方高度重视,实施订制生产,所有储备材料在我院理化中心复验结果均为合格,截止到目前在用户使用过程未发现质量问题。库存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大幅降低了质量问题处理、质量归零的成本,这项成本是无法用数字衡量的。

  提高了供应速度,降低应急采购成本

  通过对常用、通用物资建立适当的库存,很好地适应了当前三院研制生产并行、技术状态变化频繁、临时采购计划多的特点。据统计,2010-2012三年间钢材、铝材采购计划共4231项,其中1335项以库存平衡的方式解决,库存平衡比例达到了32%,极大的缓解了原材料保障压力,提高了采购工作的应急反应能力,大幅减少了高价市场调拨等应急采购,有效降低了应急采购成本。

  减少用户库存积压,降低全院库存管理成本

  据了解,院内各兄弟厂所金属材料库存平均为8000万元左右,个别厂所高达5亿元。不仅增大了库存管理成本,更是占用了大量的资源、资金。库存解决了大量不足起订点的采购计划,通过物资部库存平衡,避免了各厂所因起订点问题造成的库存积压,减少了库房资源的占用及各类管理成本。

  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采购管理成本

  库存订货降低了采购管理费用,综合成本大幅下降。以不锈圆钢(1Cr18Ni9Ti φ40)为例,该产品起订量为1000kg,2008年全年订货59次,合计订货14245kg,平均每次订货241kg,最高订货1200kg,最低订货2kg,每次订货产品均需理化复验,临时调拨产品一院、二院加价40%,而库存订货的方式仅需一次采购、一次理化复验,大大降低了采购管理、理化复验的成本。

  紧密了与供方战略合作关系,提高了双方沟通效率

  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对金属材料市场冲击较大,各供方合同额不足、销售业绩下滑,三院在这样特殊的环境下开展储备工作,对供方无疑也是巨大的支持,有力地提升了三院在抚钢、东轻、西南铝等战略供方的影响力。近几年,库存批量订货工作的连续开展,增进了与金属材料主要供方的互信,紧密了与供方的战略合作关系,使得单位在订货进度安排等方面取得了优势。

  另外,库存储备订货工作时机选择较为得当,在原材料价格的相对低点;同时改变了以往的浮动结算方式,实施价格锁定的结算方式,即以合同签订日期的价格为最终结算价格,有效规避了涨价风险。

  在后续的相关工作中,物资部将继续加强以下三方面工作。

  第一,由于金属材料生产成本受基础原料、能源、电力等方面因素影响较大,其价格波动较大,要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库存订货时机的选择十分重要,因此需进一步加强对金属材料价格走势的分析,判断变化的规律,降低采购成本。

  第二,进一步加强对库存销售情况、资金及库房占用情况等数据的分析,提高库存周转率,建立高效的库存供应模式。

  第三,继续巩固库存储备订货取得的成果,争取院资金支持,逐步实现库存管理模式的常态化,每年根据库存销售情况,对已消耗的牌号规格,选择适当的时机开展库存补充订货工作。

  建立库存供应模式,有效推动了传统军工物流业态的转型升级,改变了原有按需采购的供应模式,有效规避了零星采购带来的产品质量、供应进度及采购价格等方面风险,提高了供应工作效率和综合成本,实现了航天军工原材料保障工作从“任务型”和“资源消耗型”向“能力型”和“专业型”转变。(文/物资部亚航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