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院:型号文化让科研生产“通筋活络”
发布时间:2009-12-17     信息来源: 中国航天新闻网
       

         在刚刚过去的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阅兵式上,由BOB在线下载(中国)有限公司集团公司四院研制生产的某重点型号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它的首次公开露面,立即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然而,研制生产这款性能精良武器装备的四院,旗下却只有3家直属研制单位,其大部分研制工作都要由外协配套单位承担。要想“挽住”外协配套单位的“臂膀”,让大家同心协力,管理难度非常大。该院通过大胆探索实施开放式新型协作体系,促进了型号研制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近年来,该院型号飞行试验连续取得成功,产品交付有序进行。
  前不久,记者来到四院,对该院独具特色的型号文化建设进行了一番探访。
  
  开放、协作
  成败取决于联合方式
  与航天系统其他型号研究院不同,四院内部成员单位只有3家,型号研制生产在研究院内部没有形成闭环。虽然该院将总体部、控制所和总装厂紧紧抓在手中,但中间环节全部在外。参与型号研制生产的80%以上的单位是跨集团公司、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与四院没有直接的行政隶属关系。这种开放、松散的组织及其研制生产配套关系,对四院进行配套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
  如何将这些单位的研制力量拧成一股绳?在文化层面上,四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2002年7月,四院正式组建成立。2004年10月,由该院党委牵头,成立了有10余家协作配套单位参加的思想政治工作保障体系研究会。这打破了行政隶属关系的局限,为型号协作单位相互理解支持、为型号研制生产试验提供全方位服务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同时,四院需要将党委的声音传递给各协作配套单位,也热切希望听到各单位党委的声音,该研究会便成了一条畅通的“筋络”。
  2006年,为了争取某新型号立项,四院党委和主要协作配套单位党委联合起草了一份《请战书》。在起草过程中,有的领导亲自帮助设计内容,有的领导主持召开专题党委会进行集体研究。在给这份《请战书》上加盖党委印章时,10余家单位一路“绿灯”。用户高层领导看到这份《请战书》后,既为四院与型号主要协作配套单位的协同能力感到惊讶,也为这支“国家队”高度的凝聚力感到兴奋。
  “组建一支承担国家重点型号研制任务的‘国家队’,不能仅靠经济利益,还必须有思想和文化层面的融合与互动。”该团队的一位党委领导说。
  虽然四院成立不到8年,但却已有40多年的型号研制生产历史。针对组成单位与协作单位拥有不同管理体系和企业文化的现状,四院紧握“型号文化”这一抓手,通过提炼形成完整的型号文化理念,揭示型号文化价值取向,以多种方式宣传贯彻型号文化,将型号文化贯通融入整个型号科研生产与管理活动中,使之成为团队的灵魂和合作的精神基础。
  我国固体运载火箭的开拓者黄纬禄院士曾提出著名的“四同”协作观:“有问题共同商量,有困难共同克服,有风险共同承担,有余量共同掌握。”如今,这已经成为四院型号文化的核心内容,成为四院与协作配套单位的一大核心价值理念。目前,这个团队承诺:对于出现的问题,做到“4小时有反应,8小时有措施,24小时见成效”。因此,无论是型号研制还是售后服务,用户的满意度都非常高。
  这些年来,四院整个型号团队都在积极倡导“从技术攻关中学习,从质量归零中学习,从经验教训中学习”的学习观,和“关注细节,细节决定成败,细节之处抓管理,细节之处抓基础、细节之处抓技术”的工作作风。在会议室、试验场,到处都有这样的宣传条幅或张贴画。几乎是每隔一两天就有一场来自协作配套单位专家的专题讲座,台下坐着的有领导、有专家、有用户、有普通职工,每人都在细心听讲,不愿意放过难得的相互切磋和研讨交流的好机会。
  “一荣不能俱荣,一损却能俱损。这是四院与协作单位共同的质量观。”四院党委领导告诉记者。
  2004年,该院因质量、细节问题,对相关单位罚款共计145.5万元。2005年上半年,该院又为质量工作出色的单位提供了50余万元的质量奖励。某型号研制定型后,四院对成绩突出的协作配套单位予以重奖,获奖单位和个人的数量,超过了总数的50%。也许,在有些人看来,这种用自家的钱奖励“外人”的做法似乎有点不可理解,但却从中看到了四院的肚量、气魄和四院作为型号抓总单位的牵引力、驾驭力。
  几年前,某型号飞行试验未能完全达到考核指标要求。之后,四院党委及时印发有关通知,发文涵盖主要协作配套单位。各单位党委积极响应,结合实际,细化要求,将文件要求和四院党委的声音及时传递给相关的职工群众,统一全线思想,积极行动,在非常短的时间里就完成了型号试验故障的“归零”工作。
  
  创新、发展
  共赢来源于内外创意
  四院型号思想政治工作保障体系研究会是传播“型号文化”的成功载体。这些年来,大家共同创建了一种“开放、自助”的工作机制。每年,研究会确定一个主题,召开一次研讨会,该研究会成员单位的党委领导轮流主持研讨会。
  研讨会的主题紧紧围绕型号与团队的发展,反映了大家对时代脉搏的深刻把握,对发展问题的深切关注。例如,2006年年会的主题是:加强协调合作,打造和谐团队,共同应对挑战,实现共赢发展。今年的主题则是:以真诚促合作,以发展谋共赢。
  作为型号技术抓总单位,四院注意认真听取协作配套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发挥好协作体系内各单位的智慧和力量。无论是2005年开展的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今年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还是每年的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四院都会通过座谈会或问卷调查,征求协作配套单位意见建议。每年都邀请由四院及协作配套单位的院士、知名专家组成的高级技术顾问团,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专家们对型号及四院实现科学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利用研究会的平台,四院党委的主要领导每年都会带队前往型号配套协作单位走访、慰问专家,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在节假日,深入研究室、车间一线看望加班的干部职工,将组织的温暖、领导的关怀以及四院的文化,送给大家。每年,这种走访慰问都在200人次以上。
  近年来,四院取得了一大批以型号文化为内核的智力创新成果。其研究成果《适应军工企业科研生产特点的开放式协调管理》,先后荣获集团公司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国防科技工业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国家级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基于实现企业整体发展目标的文化管理》荣获集团公司第11届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论文《以学习力激发创新力,以创新力提升竞争力》在全国创建学习型社会论坛2008年年会上荣获优秀论文奖;《加强开放式新型政工保障体系建设,全力以赴为四院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荣获2008年度集团公司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优秀论文一等奖……
  经过与协作配套单位的共同努力,四院先后获得国家科技成果奖特等奖4项、国家级一等奖8项。某型号从立项到首飞成功,创造了新型号研制周期的最短纪录;某型号多功能发射车,不仅实现多车合一功能,而且缩短一半研发时间,赢得了用户的高度评价;某型号制导方法填补了集团公司发明奖空白;某重点型号参加新中国成立60周年阅兵,接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技术的不断进步、管理的不断创新、文化的不断融合,使协作体系内各成员单位的技术、专业资源和优势上实现互补,发展目标和价值目标趋于同向,步调更趋于一致。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机遇与挑战也随之向四院与协作配套单位走来。如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研制成本、技术创新都在考验着四院及其团队。
  四院如何在发展中推进型号文化建设,是一个需要在创新中回答的课题。该院党委的领导告诉记者,目前,四院正在型号文化中加入成本文化等元素,积极推进体系内成员单位的技术创新和管理现代化建设,实现协作配套单位利益“共赢”的目标,为未来进一步合作和“多赢”局面的巩固打下坚实的基础。(文/黄琦 龚界文)

     (责任编辑:孙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