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正好扬帆——四院南京晨光集团公司工艺研究所提速发展侧记
发布时间:2009-08-26     信息来源: BOB在线下载(中国)有限公司集团公司
       航天科工网消息 2008年11月22日下午3点28分,香港凤凰卫视、江苏卫视两大媒体对我国宋代长干寺七宝阿育王塔被请出铁函的场景进行了现场直播。随着这一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体型最大”,制作工业“无与伦比”的“塔王”惊艳现世,航天科工四院南京晨光集团公司工艺研究所也因利用航天高科技手段一举攻克考古界的“请塔”难题而闪亮登场,精彩地走入世人的视野中。
  这个不足60人的小单位,担负着南京晨光集团公司工艺预研、工艺公关、理化分析和无损检测、非压件配套生产和环境管理等多项职能,是一家有着国家级检测资质的技术保障单位。近年来,随着四院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的步步推进,该所围绕“创建工艺保障一流研究所”的目标,重谋划、抓改革、抓创新、抓管理、抓队伍、增活力,加速科学发展步伐,开创了事业发展新局面,多项工作获得上级表彰奖励。
  在改革创新中不断提升技术保障能力
  2009年,对南京晨光集团公司工艺所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该所主持的某项目荣获科工集团公司集体创新奖。一季度,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33.2%,实现首季开门红。上半年科研生产经营指标提前半个月实现“双过半”。
  面对当前任务高度交叉,发展压力剧增的现实,为圆满完成型号技术保障任务,该所提出“强化责任落实,加快工作节奏,增强工作活力,实现优质保障”的思路;主动作为,配合型号主制单位,做好各项检测、试验工作;打破室组和专业划分,建立多个突击队活跃在产品研制和技术攻关一线。加大技术创新和工艺攻关力度,有计划地开展新工艺、新技术的课题研究,增强技术储备,提高产品质量和发展后劲。近两年来,先后完成技术创新、技术攻关22项;完成工艺攻关研究课题14项。
  在高质高效完成型号技术保障工作的同时,如何将自身的资质优势、技术优势转化为社会优势和经济优势,这是当前深化军民融合式发展大环境下的一个新课题。对此,该所瞄准广阔的社会市场,转变观念,集智挖潜,探索创新,积极拓展外部市场。近年来,他们通过召开外创工作研讨会,统一职工思想认识;延伸检测服务,积累军民融合式发展经验;以责任令方式明确主要经营室组的责权利,建立绩效二次分配新机制等,不仅使军民两用技术市场得到迅速扩张,单位获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也培养锻炼了队伍,进一步提高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今年上半年,在外部市场大环境存在诸多不利因素的情况下,该所外创收入同比增长31%,新增客户达39家。
  为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近年来,南京晨光集团公司工艺研究所把探索将党建工作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单位发展优势的方式和途径,切实发挥每个职工在圆满完成科研生产经营任务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作为该所提速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
  该所不断深化“四好”领导班子和“红旗党支部”创建活动,坚持抓好中心组学习、党风廉政建设、民主生活会、集体领导等“四项制度”建设,在单位积极倡导理论联系实际、廉政勤政、求真务实等“三个作风”,使班子成为了带领职工群众谋发展、创一流的战斗堡垒。今年,该所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明确了单位的总体发展思路、发展重点和发展措施,凝聚了队伍,振奋了人心。
  该所注意发挥党员及骨干在完成任务中的模范作用,结合“三好一优”党员的创建,要求全体党员把履行党员义务与实现年度考核目标结合起来;与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急、难、重、新任务结合起来;与提高领导科学发展水平结合起来。在党员中开展了“确保型号任务目标,争先拓展外部市场”的建功竞赛活动,每个党员自觉当好“四个表率”: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和建设和谐团队上当好表率;在确保型号任务完成,做好型号技术保障上当好保障;在大力拓展外部市场,完成外创指标上当好表率;在学习钻研业务技能,严格执行纪律和制度上当好表率。从而彰显了党员的先进性,100%的党员被认定为“三好一优”党员。
  该所注意发挥党支部在组织群众、服务职工中的积极作用。近年来,围绕中心,深入开展以爱党、爱国、爱航天、爱晨光、爱岗位为内容的“五爱”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使职工形势任务教育活泼多样。不断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保障体系,关心职工的成长、发展和身心健康,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为单位发展凝神聚力。组织职工参与“三神杯”劳动竞赛活动,保安全、保质量、促发展。2008年,该所在劳动竞赛中完成技术革新9项,提出合理化建议12条,多个项目及个人获得院级、厂级奖励。
  今年“七一”前夕,该所党支部被南京晨光集团公司评为“红旗党支部”。 (文/龚界文)

      (责任编辑:孙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