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三江保复工现场纪实
发布时间:2020-03-06     信息来源: 航天三江

早上7点,航天三江17所第一事业部“争锋”党员突击队队员王朝臣亲吻了一下不到两个月大女儿的额头,眼中充满不舍。在接到任务安排时,他立即回复“我可以!”二话没说,直奔现场解决问题。同样在工作岗位上忙碌的还有南京晨光215所数控加工部的焊接生产团队,他们“火力全开”,正在为急缺的200余件零部件加班加点,“开足马力”全力以赴严守任务的时间节点……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关键阶段,实现疫情防控和经营发展“两手抓、两手硬”,是集团公司党组当前部署的重点工作。

虽然目前航天三江湖北地区尚未全面复工,但是地处北京、南京、成都等单位已开启“保生产模式”,他们发扬“誓与疫情斗争到底,誓保关键任务不拖后腿”的优良作风,在有效防控疫情、有序复工复产的关键时刻,冲锋在前,为坚决夺取疫情防控阻击战和重大任务攻坚战“两个战役”的全面胜利贡献着三江人的力量。

在四部,2月10日经部党委审批,研究室数十个项目团队、近300名职工重返科研生产。其中,受疫情发展影响,多家外协厂家宣布延期复工,对保障任务节点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材料中心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统筹非金属、机械加工、装配等多专业领域技术及生产力量,高度重视科研生产,提前策划、加强调度,创新工作方式、高效推进各项工作,将原有部分外协工序转入中心内部,保障该关键防热产品任务的交付节点。

四部生产人员加工零件

为尽可能降低疫情对科研生产的影响,员工创新性的自制防护隔离工具,为科学防疫,保障生产,加上了一层“防护罩”。

材料中心生产人员在加工配件

在17所,针对后续工作,所党委明确了“七个进一步”“七个确保”工作要求,各党支部视疫情为命令,以防控为首责,纷纷吹响“双战”号角,施行双工作机制,以党组织堡垒筑“阵地”,咬定任务节点不松懈。

17所职工在工作中

某信息系统项目是17所首次在某领域中标的项目,任务进展顺利与否直接关系到17所的对外形象和口碑。在绝大多数项目成员都不符合复工条件的情况下,年轻党员闫亮主动请缨,“虽然我不是项目组成员,但这都是我们支部的事儿,都是17所的事儿,我是党员,又符合复工条件,只要能尽一份力,都是值得的。”他毫不犹豫地申请提前复工,经过几天的努力,将前期准备工作已全部准备就序,为整个项目研制进度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同事们事后才知道,其实那段时间他的岳父正在生病,作为家里顶梁柱的他本应该在家照顾老人,但是当家人知道单位的情况以后,特别支持闫亮的决定,“身为一名党员,只要组织需要,你就应该上!”

在晨信公司,疫情打乱了原有的工作节奏,公司成立了4支党员突击队,2支为疫情防控突击队,另2支为某重点任务突击队。

“先锋”党员突击队队员在检验产品

为了确保该任务能够保质按时交付,晨信公司质量技术部“质量能力提升”党员突击队队员主动放弃休假,第一时间回京隔离。2月10日复工后,部门日复工率70%以上,因疫情防控无法到岗的员工,也启动在家办公模式。为了保障用户顺利开展验收,突击队员卢青、杨硕、徐利成、安慰和装调测试中心的刘宇蒙、陶继清、于广源和魏进东等8名同志进行了现场技术保驾。公司相关须导也亲赴验收现场指导开展各项工作,在项目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本组产品一次检验合格率为100%,为后续的研制和交付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疫情面前,他们没有被吓倒,他们坚守航天品质不放松,为后续高效开展科研生产工作提供坚强保证。

晨信公司职工在试验现场保驾

在南京晨光集团公司,215所数控加工部必须在2月中下旬保证产出足够数量的急需零部件,2月10日复工以后距离节点不过10多天的时间,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焊接主管工艺易先全主动兼任临时焊接生产计划员、调度员、搬运工、分配工等角色,他对接下发急缺件焊接生产的零件、组建质量跟踪卡,与兄弟单位相关人员对接焊前焊后酸洗的服务保障、对接焊后无损检测服务保障、协调试压及检验人员服务保障等等,他一直奔波在抗疫复工、保障科研生产的路上。

南京晨光215所职工进行数控加工操作

截至2月15日,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易先全带领的焊接团队超额完成焊接件齐套的生产任务,共计完成200余件急缺件的焊接、酸洗、试压、探伤任务,完成近600件外协零部件的入厂复验工作,并且为标准件入厂复验提供近200余份图纸。

南京晨光所属金陵智造研究院复工后,多措并举,网上办公、远程办公、现场办公相结合,各项工作稳步推进:软件技术研发中心完成了临边防护设备演示验证试验的软件需求及协议更改、程序代码修改及内部云平台程序的修改,完成了模具监控设备软件在测试和用户试用中发现的问题的修改,完成基于MT2621芯片的物联设备远程在线升级技术验证的程序设计及编码,完成基本功能验证;智能智造事业部针对重点研发项目、开发项目和工程项目编制了影响分析及应对措施报告,对已签约项目进行了履约风险分析,并与客户和供应商进行了沟通,采用音频视频会议、电话会议等线上沟通方式积极推进重点项目的论证与实施。

南京晨光金智院复工现场

“你用动力我用心”这是南京晨光集团公司动力管理站的服务承诺,“确保能源供应,决不耽误生产!”这是动力站全体人员的实际行动。动力站作为运行保障单位,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快速响应,一手抓防控、一手保供能,始终积极配合一线科研生产单位所需,全力保障各重点单位的能源供应。

南京晨光动力站职工实时监测设备运转情况

复工后,微电院公司坚持疫情防控工作不松懈,进一步细致做好各项防控工作,不留死角,毫不懈怠地做好各项防控工作,确保安全有序复工。

同时,微电院利用互联网平台,积极部署论证产业规划,推进产业建设实施。突出核心主业,以第三代半导体技术为支撑,链接航天相关总体单位,以研制和预研项目为需求牵引,论证GaN射频系列芯片自研方案,解决产品需要的核心器件“卡脖子”问题,力争实现关键器件自主可控。目前已基本完成系列化型号研制计划梳理,努力在2020年见成果。

微电院现场协调安排防疫及科研生产工作

针对某型号竞标急需的核心分系统,微电院积极协调器件、结构件外协加工,组织产品现场调试等工作,落实航天三江管理要求,利用航天云信等信息平台,每日梳理进展、解决存在的困难,加强协调沟通,目前生产调试复工情况较好。

微电院紧张有序的办公现场

“非常时期要有非常举措,想出非常的办法,才能办成非常的事情”。航天三江广大党员职工在疫情防控和科研生产攻坚战中,不折不扣的执行党中央、集团公司党委的各项要求,众志成城,心手相牵,不惧不退、向难而行,为取得“两个战役”的全面胜利贡献属于航天人的力量!(文/金彤 宋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