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解封” 航天建设“加速”
发布时间:2020-04-08     信息来源: 中国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4月8日,武汉正式“解封”,经过76天的坚守,江城迎来重启。8日零时,随着第一辆小客车顺利出城,武汉市解除离汉通道管控措施。伴随着武汉正式“解封”,湖北省复工复产的步伐越来越快,各企业开始加足马力,弥补因疫情逝去的时光。航天建设所属中航天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武汉卫星产业园项目、武汉磁电项目作为国家级重点工程,正在全力增加资源投入,协调物料储备,科学规划施工。武汉“解封”,为航天建设在鄂项目“加速度”提供超强推力。

武汉卫星产业园是全球首个基于云的小卫星科研生产基地和集研发设计、总装集成、测试试验一体化的卫星智慧产业园,于2019年4月24日开工建设,2019年12月27日完成主体结构封顶,建成后将形成年产百颗卫星的生产能力。

作为四个国家级商业航天产业基地之一的武汉国家商业航天基地,在完成全部建筑工程及产线设备安调后,将具备形成每年百颗卫星的生产能力,进而为航天科工拓展空间市场,抢占商业航天领域战略制高点提供重要支撑,工程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上下联动 共同战疫

当日,武汉有序恢复对外交通,离汉人员凭湖北健康码“绿码”安全有序流动。尽管疫情向好,逐步恢复生活秩序,但项目部仍不敢掉以轻心。在武汉“解封”的重要时刻,由武汉卫星产业园项目部出资,暖心力邀当地医护公司为返岗工人、监理人员以及项目部成员全覆盖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服务,为复工复产加上“安全盾”,多措并举助力“解封”。

事实上在3月下旬,中航天公司已经开始筹划“加速度”的预热准备了。武汉卫星产业园项目与武汉磁电项目在陆续通过当地管理人员提前返岗的审批要求后,便和当地政府密切配合、确保流程简化、特事特办。以武汉卫星产业园项目为例,该项目自22日向武汉市新洲区有关部门提报申请到23日获批直至项目管理人员千里驱车返鄂,期间仅用了4天时间。

为保证在鄂项目复工复产稳步推进,中航天公司按照航天科工以及当地政府在疫情期间的各项要求,两大项目部均在疫情期间成立了“疫情联络小组”,实现群内健康打卡、数据上报;项目部提前进行复工审批所需方案和预案、对所有能够进场复工的劳务分包和专业分包人员进行实名信息统计,登记在案。

红色力量 助推复工

在这个特殊时期,为了快速复工复产,项目部同志以“点对点”方式返岗。武汉卫星产业园项目经理刘国良不计报酬将自己的车贡献项目公用,为项目出行提供保障。尽管他十分牵挂家里刚满月的女儿“花朵”,但还是加入了第一批返鄂复工的人员行列。在党员模范精神的带领下,刘永升、张伟成、孙远禄在和家人协商后,也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提前返鄂复工的队伍中。

不仅仅是卫星产业园项目,武汉磁电项目在复工之前便成了磁电项目党小组,积极发扬让党旗飘在一线。项目党小组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教育全体管理人员正确认识当前形势,坚定发展信心,从而确保项目安全生产和经营活动有序进行,为各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保驾护航。

没有赶不上的春天,中航天公司所属武汉两大项目部会依托安全防护系统保障人员身体健康,积极应对疫情防控与年度科研经营生产任务的“双线作战”大考,让航天建设加速度在武汉“解封”后绽放更绚丽的色彩。(文/孙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