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江南某专项任务前方协调中心战时状态挂图作战
发布时间:2020-05-06     信息来源: 党工部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五一”的苏州,百花争艳、水波粼粼、古韵悠然,“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不禁令游人向往。

“五一”的昆山,在苏州江南航天机电有限公司的航天江南某专项任务前方协调中心,自4月28日动员会召开后,30余人高强度的工作模式一经打开,从未暂停。

挂图作战,充分发挥前方中心工作职能。

 

由航天江南负责,设在苏州江南的此项任务前方协调中心,负责落实集团公司总部协调中心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协助总部协调中心具体组织、推动、支持各区域生产交付中心承制单位和专业协作配套单位高质高效按时完成任务。

战时状态,时间异常紧张,任务异常繁重。此专项任务的特殊性,让所有工作以及工作人员都必须采取超常规的战斗模式。

在中心临时办公大厅,几块醒目的黑板上,张贴着中心的组织机构图、体系图,每日工作清单,各工作组负责人、各区域联络人员名单,以及中心工作人员明细表等等内容,所有工作职责和推动情况一目了然。中心所属的13个工作组在制定总体工作大计划的基础上,每三天明确一次具体工作清单,具体工作开展每日一结,日结日清,有效推动工作快速运转。

工作清单将具体任务落实到每个组的每名人员,每早工作小组简短碰头,每晚航天江南副总经理、常务副指挥张忠荣组织各组长紧凑开展工作小结,一早一晚直线连接问题不过夜,从点到面,所有工作层层落实。

五一无休,晨辉星月相伴与时间赛跑。

以信息通信网络为技术支撑,发挥各分区区位优势有效配置集团内部资源,构建“1+1+6”生产组织网格化管理模式;明确项目统筹中心、区域生产交付中心和各专业组的监督、协调、保障职责,依托信息平台,实现产品全流程过程透明化、决策精准化;实施首问责任制,打造“区块结合、以区为主”,形成两级扁平化,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确保项目履约全过程技术状态、质量保障、生产制程、供应保障、交付发运各环节衔接流畅、运转高效;组建党员突击队,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

从早上8点30分工作开始,运转的陀螺会一直持续到深夜12点,许多时候,凌晨2、3点的星光,总是默默为辛苦一天的人儿照亮着回酒店的路途。

在工作组,捧着盒饭边吃边讨论的情形每天上演,大晚上泡碗方便面边吃边改材料的场景时常出现,一版报告接着一版报告修订,一个方案评审接着另一个方案评审召开。朱安贵、杨世春、翟明恩几位“老专家”,从来到工作组开始就立即投入状态,充分发挥工作经验的效力。在工作组,每一名组员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时间在这里似乎过得很快,来不及感受窗外的日月便已过了一天。时间在这里似乎又很漫长,庞大的工作量将“前方指挥中心的十二时辰”拉出一条超长线。

“五一”假期的最后一天,中心的第一批每周之星被大家票选出来,李富洋、张宏伟、袁剑、王梦洁四位同志光荣上榜。以他们为代表,在他们身后是中心全体干部职工超常规顽强拼搏、协同作战的共同付出。

工作节点环环接续,中心大厅墙面上,鲜红的党旗和光荣的党员突击队旗帜,映照着这群为使命奋战的航天江南人,不断砥砺前行。 (文、摄/唐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