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亮剑”之势战疫保产——航天三江万峰公司赶抢任务纪实
发布时间:2020-05-26     信息来源: 航天三江

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为抢回因疫情耽误的周期,航天三江万峰公司干部职工严字当头、细处入手、深入为要、实处着力,以“亮剑”赶超的态度,不惧疫情、不负使命,生产现场到处都是大干快干创新干的景象。

亮点一:夜以继日 全员聚力

8:40,该公司喷漆厂房,全副武装的喷漆工明榜林手持气动砂轮机,满头大汗的打磨着返修零件,旁边堆放着已经打磨好的零件。

“都干这么多了,今天得来多早?”因疫情影响,喷漆组的任务节点一个接着一个,伴着星光回家成为组里的常态,就连每天其他班组同事与他打招呼的内容都变了。

“比昨天稍早点,胡华俊和李京俊他们来的更早。”明师傅停下手中的砂轮机,擦擦额头的汗,憨厚地答道,“集体作业,每个人都想多干一些,再说疫情耽误了这么长时间,大家都憋着劲想干活儿。”

面对严峻的科研生产形势,万峰公司深入开展“三结合,三促进,抗疫情,以优异成绩向公司建设五十周年献礼”主题劳动竞赛,着力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万峰人全面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党委各项决策部署,优化工作流程,创新工作方法,全力做到疫情防控和科研生产经营“两手抓,两手硬,两促进”,以必胜之心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科研生产经营任务攻坚战。

亮点二:盯紧目标 协同发力

“零件上道工序已在交检,马上做装配前的准备工作。”刚从机加车间回来的该公司钳工樊刚军喝了一口水,匆忙招呼同事们忙开了。

各项装备刚摆放到位,零件恰好到达。因事先已消化完图纸工艺,所以几个人十分默契地将零件按要求堆码在一起,焊工黄猛打开气瓶,放下面罩,开始焊接。周转工曾丽玲已经站到一旁,只待零件焊接完马上检验,合格后周转到下道工序。

不远处的一群人正在讨论产品舱变形问题。此项任务为万峰公司首次承接,变形量大,相关尺寸多,所以设计员温传义、何云峰与工艺员高武、贺仁凤每天蹲点加工现场,第一时间解决问题。

很快问题处理措施制定出来,焊装三组成员开始划线、配打孔、校形、记录原始数据,一整套流程如行云流水。

提前预想、提前准备,用定量化思维、数据化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使各项工作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考核,让各项任务的衔接时间最短,是万峰人全力追求的共同目标。

亮点三:双轮驱动 创新创效

精密装配是万峰公司专项产品的短线和难点,疫情期间,该公司多次召开线上视频会,组织相关人员对加工工序和生产组织进行再梳理,制定出专用工装,并提前绘制三维视图。复工后,小组成员兵分二组,一组人员按原计划开工,一组人员采用新工装加工。结果显示,新工装工作效率提高20%。

为加快生产进度,复工前,万峰公司各技术带头人以航天云信为研讨平台,集智集力对现有任务进行设计与艺优化,确定了50余项优化项目。复工后,各项目全面组织实施,通过优化流程,形成新的规范,并辐射推广其他项目,各项任务工序间周转次数减少,部分项目加工周期缩短10%以上。坚持科技与管理双轮驱动,紧跟形势变化要求,以创新的思维求突破、保生存、求发展,加速推进技术创新、管理深化,万峰人为抢回流逝的时间提供智力支撑。(文/刘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