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干 成就脑机外骨骼梦想——二院206所脑控外骨骼团队创新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2020-07-25     信息来源: BOB在线下载(中国)有限公司二院

“在决赛中斩获跨越障碍和弹药装填两个科目第一名,轻装机动科目第二名,负重行军科目第三名。” 二院206所张副总说道。在装备部举办的“超能勇士”单兵外骨骼系统挑战赛决赛中,206所脑控外骨骼团队在近百支队伍中脱颖而出,用实力证明多年来的探索成果。

在张副总看来,脑控外骨骼的未来大有可为:一是提供给运动功能健全者,用于人体机能增强,提高穿戴者负重能力和搬运托举能力,可应用在后勤物资保障、消防应急救援等;二是提供给脑卒中并发运动功能障碍者,用于人体机能恢复,可应用在物理治疗、神经康复、机能维持等多个领域,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前景。

抓牢前沿核心技术

几年前,几位怀揣着脑控外骨骼梦想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组成了脑机外骨骼团队,在机电液空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上,他们瞄准脑机前沿技术探索,针对未来单兵作战、载人航天以及健康医学领域需求,获批建设集团公司人体机能增强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技术中心)。瞄准抓核心技术,从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平台建设、技术能力等方面出发,他们历尽艰辛、攻坚克难,前沿探索之路无比艰辛,却没有人离开,反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

如今,他们突破多项脑控核心技术,并将脑控外骨骼技术向实用领域转化,针对不同需求研制了多款产品。研制的脑控康复机器人可通过患者运动意图解析实时控制机器人辅助进行运动训练;脑电信息舱可开展脑行为信息采集与分析的多功能测试平台;神经状态监测与认知干预系统则采用多项高端技术,构建定制化服务平台;森林消防外骨骼可以解决消防员高强度、连续作业的体能下降问题;轻型柔性外骨骼利用储能元件实现人体能量回收利用,有效缓解人体长时间负重疲劳,提升人体负重机动能力……

技术落地 产业生根

206所脑控外骨骼4款产品均发源于技术中心的脑机智能结合和人机动力耦合技术方向,却具有不同的应用方向和场景,在不同领域代表了行业先进水平,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2019年,康复机器人在航天中心医院进行实际测试,一位女性老年脑卒中患者利用意念控制康复机器人,将已瘫痪的右臂抬起后,兴奋地落泪,并高呼“科学万岁!”这次测试,令团队欣喜不已,也让团队更加坚定了产业化的步伐。

随后,团队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为指导,结合项目特点,采用合作实施的方式实施脑控外骨骼的产业化。2019年底,二院206所与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联合成立“康复型外骨骼机器人联合研发中心”,集中优势资源力量,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脑控外骨骼成果转化,发展以“安康乐知”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融入社会消费大生态的迫切需要。

人人都是项目经理

随着不断发展,人体机能增强技术研究中心逐渐形成外骨骼、脑机接口、人工智能三大研究方向,发展成为拥有近20人的研发团队,其中博士占比60%,青年占比95%,拥有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航天基金奖及“青托”人才多名。

团队大了,项目多了,如何高效化地管控项目和团队成为了问题。为此,团队邀请外部项目管理领域专家为团队成员讲授项目管理知识。

项目管理贵在坚持。为此,团队制定了每日站会和项目复盘制度。团队成员每人每天用一分钟的时间介绍自己的工作计划和工作进展,让项目负责人更好地了解项目进度,确保项目按照预期开展。通过管理复盘和技术复盘,成员可以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习,并将经验转化成自己的能力,完成知识的累积。

现在,每位团队成员都能自主学习项目管理知识,人人都是项目经理。他们在技术上可以独当一面,在管理上也毫不逊色。

成立至今,技术中心已向国内多个领域输出专家和人才,与全国20多个高校、研究院所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承接国内多项创新研发任务的科研经费近3000万元,技术中心正在开辟属于自己的产业化发展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