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工研院:以精耕细作塑造航天品质
发布时间:2020-09-07     信息来源: 航天工研院

质量体现着人类的劳动创造和智慧结晶,也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今年5月,航天工研院所属泰瑞捷公司按时完成了45万只单相电能表交付任务,在客户处验收合格率达99.987%,不良率由1‰下降到0.128‰,位列国网公司供应商行列前茅。对产品近乎“苛刻”的要求和对行业技术的不断深耕,令泰瑞捷公司被市场认可,并顺利通过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1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1转版ISO45001和测量管理体系的验收与认证。

深谋远虑 探寻提质增效新动力

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企业艰苦卓绝的不懈努力,也是对质量工作坚定不移的执着创新。“无论国内外经济和市场形势如何变化,质量为根本始终是公司发展前行的基石。”泰瑞捷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总经理丁成说。

2018年4月,泰瑞捷公司提出以品质改进助力公司发展的理念,成立了质控中心,并逐步开展了环节优化、评审推进、测试完善、供应商管理等一系列规划工作,以刀刃向内的决心,初步制定了提质增效的“路线图”,并于2019年成立“质量攻关小组”,以质量提升为目标,工艺改进为主导,保证交期为重要指标,总体负责推进生产过程直通率、供应商物料合格率、工艺自动化质量等指标的提升工作。

“质量攻关小组的成立是为了全面提升公司产品的交付质量,小组以质控中心、研发中心、制造中心为核心,完善机制,加强协调合作。虽然目标有难度,但为了高质量完成国网一标工作,全体成员挑战自我、攻坚克难,最终取得了积极成效。”谈到质量攻关小组,丁成表示。

洞见症结 斩除前行路上“绊马索”

质量工作想迅速取得成效,就要集中火力直击痛点、难点。经分析调研,泰瑞捷公司洞见症结,从产品研发测试、原材料采购、生产现场管控三个关键环节入手,以创新破除质量提升瓶颈,成为产品质量守护者。 

如果产品的关键零部件不够优质,就无法生产出优质的产品,所以上游供应商管理成为了产品质量提升不可规避的环节。经过优化,供应商送货合格率达到98%以上,同比增长6%,大大降低了因物料不合格导致产品质量不过关的问题发生率。  

 

▲自动化检验设备

SMT和后焊是智能电能表生产环节中的关键工序,也是质量控制的难点,泰瑞捷公司就问题特点,新增AOI检测设备和选择性波峰焊工艺,对SMT和后焊环节进行自动化升级改造,保证95%以上的器件通过设备完成焊接并得到100%检验,避免人工操作带来的质量隐患。以“归零标准”防止同样问题不再重复发生,大幅提升了产品的生产直通率。

 

▲自动化生产线

在检验环节,泰瑞捷公司优化改进了成品组装工序,对原有电检、校表工装进行自动化升级,大幅提高了产品检验的可靠性和准确度。此外,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完成了单相电能表自动化包装线改造,杜绝了因人工操作不规范造成参数错漏的情况发生,将在线检验合格率由84.38%提升到96.47%。

  全员参与 争当质量理念践行者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泰瑞捷公司“质量为源,持续创新,顾客满意”质量理念的执着坚守。为了强化全员的质量意识,公司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以增强员工质量意识,组织开展了海报张贴、理念宣讲等系列质量理念传播活动,以丰富形式促进全员参与质量建设,确保“追求航天品质”的基因融入每位员工的血脉,在工作中能以“质量优先”为原则,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细心关注每一个控制参数,确保每个控制环节都按照正常程序进行,生产出质量高、性能稳定的产品,切实提高公司的竞争力。 

 

▲公司内部质量理念宣传栏

筑牢质量基石,不惧市场挑战。心无旁骛、精耕细作,公司高效发展离不开航天精神和匠心精神的支撑,泰瑞捷公司将一如既往地坚持视质量如生命,顶住经济“寒冬”压力,在传承和创新中不断提升质量,将产品做优做精做强,用高质量的产品、让客户满意的服务,化危为机,乘着全面深化精益化管理的东风,推动公司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