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院精准特色扶贫出成果
发布时间:2020-11-30     信息来源: BOB在线下载(中国)有限公司二院
 

2013年,BOB在线下载(中国)有限公司开始定点帮扶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二院积极响应集团公司决策,持续开展航天特色精准帮扶,终于使富源县在2019年实现摘帽。

8年来,二院各级领导给予扶贫工作高度重视,派出的挂职扶贫干部深入田间地头探寻富源真正所需。二院将当地需求与航天优势相结合,发挥自身在科技、产业、教育、医疗、消费、民生、党建七大方面的优势,走出了一条具有航天特色的精准扶贫之路。

航天科技打造智能乡村

针对富源县水土流失、地面塌陷、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的情况,建设了“气象灾害应急移动保障指挥车、DLP高清会商显示系统、智能化操作系统和手机终端APP、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视频监控系统”四期项目。将当地的气象工作推上一个台阶,为富源县防灾减灾、助农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

农业产业智能管控平台项目(三期)上线运行,通过精准种植研究示范、种植规划决策、质量安全追溯等服务,全面提升政府农业信息数据使用服务能力、决策能力,引导农户科学种养殖,提高农民收入,助力脱贫攻坚。

富源魔芋搭载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飞上了天,有望提高搭载魔芋的突变频率和变异幅度,争取培育出高产、抗病、优质的魔芋新品种。后续田间实验将由富源县魔芋研究所开展。

竹园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站投入使用,更可使农村生活垃圾实现“减量化、无害化”处理,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航天产业增强区域优势

土地是农业的根,如何将一亩亩土地变为良田,让航天帮扶结出硕果,是产业扶贫的最大聚焦点。多年间,一座座种植基地,一个个温室大棚遍布富源村落,自动化灌溉系统、蔬菜水果冷库,魔芋、山药、食用菌、花椒、玉米、软籽石榴、车厘子等当地特色农作物丰收增产,从种植到储存,变“输血”到“造血”,为富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航天教育点燃青春火焰

“中国心•航天情”航天文化进富源,二院对富源持续进行教育帮扶,由集团公司投资修建的明德小学新宿舍楼“航天科工育德楼”, 极大地改善了学生的住宿条件,帮扶建设的大河镇和白马村幼儿园,成为省级一流水平的村级幼儿园。

孩子们走进“七彩梦想教室”学习航天知识;领到了新校服、科普图书、航天器模型、办公电脑等学习用品及生活物资;聆听航天青年专家讲述航天历史、航天知识。数百名品学兼优但家庭贫困的大一新生累计领到了80万元的航天科工助学金。通过弘扬航天精神、传播航天文化,让同学们从小树立航天强国、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助力富源县打赢脱贫攻坚战。

航天医疗保障乡村健康

疫情无情人有情,在富源抗击疫情的过程中,航天科工两位挂职干部王小雷、闫霏积极与集团公司、二院及有关单位协调,紧急调配调出一批疫情防控物资援助富源县,助力富源疫情防控工作。

多年来航天中心医院通过对口培训、上门义诊、远程会诊、器械援助等四种形式,把航天的优质医疗资源和医疗手段输出到富源县,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百姓的就医条件。

航天消费拓宽农特销路

老乡家自产的大河乌猪、天然魔芋、菜籽油、核桃乳等特色农副产品深受广大航天人的喜爱。大量的集中采购配合富源农副产品进京活动、定点扶贫县消费扶贫推介会、富源两家企业入驻央企消费扶贫电商平台,一系列举措帮助当地农户和企业直接提高了经济收入,助力脱贫攻坚任务顺利完成。

航天民生关注基础建设

富源属于高原多山地区,97%的面积为山区,季节性缺水的问题非常突出。大量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亟待有效解决。2014年以来,小者村和大坪地村人畜饮水工程、小黑牛山村和土桥河村饮水安全项目相继竣工,使该地村民彻底结束了挑水、背水的现象,现在自来水到家家户户,省时省力,惠及百姓真正所需。

航天党建抓思想促扶贫

2013年至今,集团公司、二院派出多位挂职扶贫干部,加入各级党组织中,发扬航天精神,为加强和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做出贡献,得到了富源人民的认可和广泛赞誉。为近百个村民小组党支部建立活动场所,提高了村民小组活动场所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的能力,让广大党员群众感受到了党的恩情。

每一寸土壤,都缠绕着中华民族的根;每一方水源,都积蓄着展翅腾飞的魂;二院在富源踏出的每一步,走出了通往脱贫摘帽的路。二院将坚决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不断巩固脱贫成果,为富源县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贡献航天智慧和航天力量。(文/张文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