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假”先锋军,航天质量我守护——二院201所一室守护航天产品质量安全侧记
发布时间:2021-03-16     信息来源: BOB在线下载(中国)有限公司二院

熟悉二院201所的供应商经常会这样开玩笑:“你们201所在全国假冒伪劣识别方面是出了名的啊,尤其是某些地方把你们列为‘黑名单’了”。起初听闻“黑名单”也是心头一紧,再仔细了解,原来是那些集中造假的“黑作坊”把201所列入黑名单了,这反倒让201所人欣慰一笑了。

正值3·15消费者权益日之际,同时3·22航天质量日即将到来,各个领域的“打假”又开始成为焦点。而201所一室针对元器件的“打假”却时时刻刻都在进行,因为这是我们保卫航天产品元器件可靠性责任的重中之重。

 航天基础 国之重器

由于航天产品工作环境恶劣,寿命及可靠性要求高,使用的核心高端元器件价格昂贵、产量低、渠道有限,不法商贩在巨大利益驱使下,不断地进行翻新、造假及山寨,这些不合格的元器件渗透到了航天产品领域。

微电子元器件作为航天产品的基础,有些甚至起到核心大脑的作用,其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整个航天系统的可靠性。航天产品核心元器件一旦使用了假冒伪劣元器件,那么可能会带来不可预估的风险和威胁。

应对挑战  争当第一

假冒伪劣元器件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改标件,质量等级低改高,生产批次旧改新等;二是拆机件,以旧伪新;三是残次件,工艺性能不满足,“非法流入”市场;四是假冒伪劣件,原厂芯片非原厂封装,小厂家芯片重印标识冒充大厂家等。这些造假元器件不经过专业手段检测,很难进行剔除,201所一室的工作就是利用各种无损和破坏性手段来进行识别,防止其流入航天产品中使用。

开展假冒伪劣技术研究及实施工作十余年,201所一室积累了大量数据和经验,首将“半导体物理特征分析技术”申请发明专利,开展PFA(物理特征分析)试验,编制试验方法和程序标准,对器件结构、工艺、材料进行研究,开发技术手段,建立元器件标准特征数据库等,均是为“打假”进行了全方位武装,一室人也练就了识假辩假的真功夫。开展PFA以来,一室共计完成两万五千余项试验任务,剔除500余项共计数万余只假冒伪劣器件,确保航天质量以及其他客户产品的使用安全,有效将假冒伪劣器件拒之门外。

勇往直前 不断突破

然而随着发展,造假商不断提升造假手段,由最初的物理粗糙打磨,到打磨后的二次涂覆,再到当前的微创刻蚀,更换封盖等等,给假货甄别工作带来了巨大困难,也给行业其他检测单位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为应对此情况,一室不断创新和钻研,牵头开发识别的新技术、新手段,创新性地利用粗糙度、晶相分析、元素分析等新的物理量进行识别,探查假冒器件的蛛丝马迹,引领检测行业在打假、识假领域处于不败的地位。

 

“你敢造假,我就敢打假”,这是每一位201所一室人的口号和气势,也是我们不断践行的准则,因为我们是航天质量卫士,肩负着科技强军、航天报国的使命,我们将继续秉承信念,开拓创新,提升技术,打击假冒伪劣元器件,将之彻底隔绝在航天产品之外,守护航天产品质量安全。(文/贺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