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航天精神!这场航天研学实践活动教孩子们造火箭
发布时间:2022-05-30     信息来源: 航天三江

5月28日,航天三江工会举办“传承航天精神  赓续红色基因 ”航天研学实践活动,在“六一”儿童节前夕,为来自本部、所属各相关单位的70多名职工子女送上别样的“红色礼物”。

近日,航天三江启动“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推出学习体验、主题宣讲、先进模范学习、红色基因传承教育、青年职工主题教育、网上主题教育等系列活动。

此次研学是其中一项特色活动,将政治引领、红色教育、文化传播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用航天文化熏陶、教育和感染学生,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筑牢红色根脉,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用实际行动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此次研学的目的地是航天三江培训中心,来自四、五、六年级的小学生们分为火箭和快舟两个班,第一站来到了航天三江科普馆。该展馆于2021年5月13日正式开放,是航天三江培训中心修建的用于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和对外文化交流的航天主题科普馆。

探索“航天小宇宙”

“快看,这是快舟火箭!”“哇塞,月球车!”馆内展陈多个仿真模型,融知识性、科技性、互动性为一体,让孩子们近距离地接触和感受中国航天的最新成果。

借助声、光、影等现代技术手段,运载火箭、应用卫星、载人飞船等宇航产品近在眼前。VR体验、触摸屏、互动投影等高新技术互动设备和装置,让“小粉丝”们在沉浸式体验中,共同打开航天知识的神秘“黑洞”,领略未来航天高科技。

兼具童梦和智趣的航天科普盛宴燃爆现场,航天三江融媒体记者对活动进行了采访。

家门口的“思政课堂”

在“三江精神展馆”,参观现场变成了有“知”、有“料”、有“趣”、有“味”的思政大课堂。培训中心员工化身科普员,结合馆内的展板和实物,声情并茂地讲解了航天三江历史沿革和三江精神时代内涵,不时穿插生动的小故事,小听众们抢着提问,在思考和解惑中进一步加深对航天的认识。全息投影虚拟翻书设备十分抢手,大家争先体验,热情高涨。

“下次有机会,我还要来打卡。”参观时间紧张,许多小学生意犹未尽。

今年的中国航天日当天,该展馆正式投入使用,成为航天三江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传承航天精神,传播航天文化的又一重要阵地。目前展馆以“网上预约,定时讲解”的方式面向社会开放,在“公益与科技创新融合”中发挥引领作用,带动军工文化、航天文化的科学普及,满足社会大众多元化科普的需求。

红色基因代代传

“3,2,1——发射!”在航天三江运动场上,一个个水火箭嗖嗖飞上天,引得学生们一片欢呼。

“再加点水,火箭才能飞得更高更远。”特聘研学导师梅力耐心地讲解水火箭的制作方法。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孩子们用矿泉水瓶、胶带等简易材料,很快制作出自己专属的小火箭。

“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孩子了解航天事业。”梅力从小就是一名航天“铁粉”,带着梦想入职航天三江。近年来,航天三江坚持开展三线军工文化主题教育科普工作,特别是以2017年获评首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为契机,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党校立德树人的教育属性和红色使命担当有机融入到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活动中,不断打造研学精品工程,为凝聚航天梦贡献三江智慧和力量。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他与一批小伙伴已连续多次参加研学活动。

“是不是要调整一下角度,才能发射更快?”“造火箭也没那么难”“我要好好读书,长大了也当一名航天人”……寓教于乐的体验,让孩子们收获了知识和快乐,也在更多的人心中种下航天梦的“种子”。

学生代表接受媒体采访

根据航天三江“强国复兴有我”学习体验活动安排,今年将依托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品牌优势,持续开发覆盖远安、孝感、阳逻、酒泉等多地的航天研学精品线路,打造航天国保和研学品牌。(文/吴冰玉 图/吴冰玉 洪淑琴 邓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