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三江:汇聚战疫情、保任务的强大力量
发布时间:2022-06-02     信息来源: 航天三江

初夏的北京,疫情形势突然变得严峻复杂起来,聚集性疫情和零星散发病例交织,局部地区和重点人群仍有感染传播风险。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5月27日,航天三江党委发出《战疫动员令》,号召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坚定信心、携手并肩、众志成城、共渡难关,誓夺疫情防控和科研生产“双胜利”。

周密部署 战疫有方

航天三江党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按照首都疫情防控统一安排和集团公司具体防疫管控要求,认真履行“四方责任”,做到疫情防控和科研生产“两手抓、两手硬、两不误”。结合疫情形势变化,航天三江组织召开一系列疫情防控专题研究部署会,不断完善防疫工作应急预案,每日研究迭代优化防疫措施,稳步推进疫情防控下的科研生产工作。

与此同时,航天三江要求北京区域相关单位“行动听指挥、全院一盘棋”,两级高效联动,精准施策,合力探寻疫情防控和科研生产“两手抓、两手硬、两不误”的最优解。北京区域严格落实“提级管控”各项措施,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党委班子成员带头驻扎园区落实值班带班制度,同广大职工一道奋战在抗疫一线,确保有情况第一时间掌握、有问题第一时间协调、有任务第一时间部署。

考虑职工常态化核酸检测需求,安排专业检测机构上门进行核酸检测;严格做好餐饮管理,创新采用信息化订餐平台,餐食分装打包分别配送,减少人员聚集;提升各园区管控级别,加强园区出入管理。信息网格化管理,坚持全员、全要素信息日报;对确需到岗人员严格执行“点对点”闭环管理,加强对居家办公人员管理;主管领导带队对各单位落实防疫要求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各单位压准压实责任。系列务实有效举措架起疫情“防护网”,形成战“疫”合力。

精准施策 攻坚有力

今年,航天三江面临的科研生产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各单位多措并举,保证当前各项中心工作有序运行。各单位党委结合年度任务形势进行再策划、再安排、再部署,开展对重点项目、短线工作的分级梳理,强化对科研生产关键环节和外场试验的过程管控,及时协调资源和力量解决问题、推动工作。

航天三江四部综合考虑项目研制和外场试验并行开展情况下人力资源紧缺的实际情况,采取前方小分队、后方大协同的作业模式,组织已在外场的设计师,通过现场培训、远程协助、视频指导等方式,经过跨项目、跨专业、跨部门、跨地域的技术交底和技术协作,前后方协同作业,高效协调组织各项外场试验的有序推进,确保各项科研生产任务顺利开展。在四部党委号召下,迅速组建起40余支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确保科研生产各项节点计划任务有序推进。

航天三江十七所干部职工以航天事业为重,以工作园区为家,为确保科研生产任务顺利推进,“我要入住园区,死守防疫责任,誓夺任务全胜”的铮铮誓言遍布十七所每一个角落。坚守园区的员工主动延长工作时间,用航天人的铁肩担起了航天事业的重任。北京区域各单位干部职工为了战疫情、保任务,纷纷主动请缨驻守岗位,形成了“吃、住、工、测”一体化在园区内闭环的机制。据统计,航天三江北京区域各单位共有近800名职工住进了办公室、实验室,占到职工总数的30%以上,最大限度减少疫情给科研生产任务带来的影响。

航天三江晨信公司根据到岗人员和居家办公人员实际情况进行统筹安排,到岗人员提前学习掌握其他岗位工作流程并建立互为备岗机制。居家人员在符合要求前提下开展远程办公、线上办公,通过电话、微信等形式负责承担对外沟通协调等工作,有序推进各项任务顺利进行。

暖心关爱 保障有情

疫情期间,关心关爱既是保障也是动力。航天三江各级党组织始终将保证职工身心健康放在首位,切实做好疫情期间后勤保障工作,以最实举措体现关心关爱。

两级党、工、团组织积极行动,发挥组织优势作用,及时了解员工思想动态和群众所思所盼,做好后勤保障物资储备,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到动态调整。折叠床、床单被褥、洗漱用品、方便食品等系列保障物资准备齐全,园区洗漱间24小时开放,困难职工及时进行帮扶,线上活动持续开展……航天三江正全力解决职工后顾之忧,确保广大职工能够全身心投身到疫情防控和科研生产各项工作中。

四部保障部门坚决做好后勤“卫士”,23个“乘风破浪”保障服务团队第一时间了解并协调解决职工工作、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临时理发店解决驻地职工“头”等大事,“娘家人”的暖心举措让职工倍感温馨。四部官微后台出现这样一条留言:“四部家属表示,单位后勤保障到位,放心了!”

十七所为入住职工提供全新卧具、制作丰盛菜肴、供应清热解暑水果,第一时间掌握困难职工情况,并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给予关怀慰问。

上下同心者胜,风雨同舟者兴。疫情“大考”下,航天精神熠熠生辉,为航天三江人实现航天报国的梦想再添异彩。(文/任长胜 李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