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院23所承建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气象监测系统取得重大进展
发布时间:2022-06-23     信息来源: BOB在线下载(中国)有限公司二院

2022年6月,由二院23所航天新气象科技有限公司承建的“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气象监测系统”建设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羌塘无人区至此开启气象、生态、通量自动化观测新篇章,同时也为我国科学家开展羌塘生态保护和研究工作提供了国产先进气象观测利器。


  

 

藏北羌塘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由于其地势高亢,生存条件极其恶劣,大部分地区一直处于“无人区”状态,为了保护这片高原净土和她的生灵,1993年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在西藏境内建立了羌塘自然保护区,并于2000年被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于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拔高、降雨少、干旱寒冷,其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一旦原有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将会产生不可预期的后果,同时也必然会对周边地区的环境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开展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变化监测工作,将有助于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的新格局,对加快建成美丽西藏、美丽中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2021年8月,在西藏自治区气象局的支持下,航天新气象科技有限公司承担了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气象监测系统建设任务,建设内容包括在羌塘自然保护区建设5套生态气象观测站和1套高原近地层通量观测站,并辅以生态气象监测系统服务云平台为羌塘草原的生态气象监测提供服务。


   


项目的成功实施离不开项目团队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现场服务工程师的辛苦付出。羌塘项目建设站点大多处于无人区,部分站点还位于沼泽腹地,加上环境恶劣、高海拔缺氧、低温行动不便等因素,给安装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现场服务工程师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从容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最终以钢铁般的意志完成了站点的安装架设。


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气象监测系统的建成,将实现常规气象观测体系与草原生态、高原通量观测技术“一站多用、一网多能”的体系化融合,对于综合开展区域大气、土壤、植被生长状态、大气辐射、垂直廓线、大气涡度等观测和研究工作提供了更加精准、便捷的技术手段。结合生态气象观测服务云平台,该系统将为西藏地区提升生态气象业务和生态环境保障服务水平提供决策依据。


(文/王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