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梦·航天颂】任新民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9-04-23     信息来源: BOB在线下载(中国)有限公司二院

“哪有‘常胜将军’呀,干航天更没有‘常胜将军’。掉下来并不可怕,只要认真对待,总结经验教训,再干,再实践,一定会成功!”——任新民

任新民,安徽省宁国市人。我国航天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著名导弹和火箭技术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导弹与航天型号研制工作,在液体发动机和型号总体技术上贡献卓著,曾作为运载火箭的技术负责人领导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担任试验卫星通信、实用卫星通信、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发射外国卫星等六项大型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

从大洋彼岸踏上报国路

“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优渥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却留不住一颗拳拳报国心,任新民的根在中国。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他毅然决定返回祖国,为国出力,实现他报效祖国的夙愿。几经辗转,他终于在1949年8月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土,成为南京华东军区军事科学研究室的一名研究员。

1956年,当钱学森开始负责组建我国导弹的专门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时,任新民任总体研究室主任、设计部主任等职,从此他的命运与中国航天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

从仿制到自行设计

1958年5月29日,聂荣臻向国防部五院部署P-2导弹仿制工作,这枚导弹被命名为“1059”,任新民被任命为“1059”的发动机总设计师。他同液体火箭发动机设计部以及承制单位的科技人员通力合作,虚心向苏联专家请教,硬是凭着蚂蚁啃骨头的精神,潜心研究,反复试验,终于解决了一个个的技术难题,成功实现了发动机材料、液氧、高压减压器等关键材料的国产化,不仅保证了“1059”导弹的仿制成功,增强了中国人的自信心,还为我国导弹事业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奠定了初步基础。

把“东方红一号”送上太空

1958年的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毛泽东第一次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地球卫星。该卫星被定名为“东方红一号 ”,而运载它的火箭是“长征一号 ”,任新民担任该型号的负责人。

经过五年多的艰苦奋斗,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地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标志着中国掌握了研制多级运载火箭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技术,揭开了中国航天活动的序幕,“东方红一号”卫星被光荣地载入了中国航天史册。


用中国的火箭把外国的卫星送上天

1985年10月,航天工业部经中央批准,正式宣布中国运载火箭进入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市场。1986年11月21日,国防科工局任命任新民为发射外国卫星工程总设计师,他又开始致力于这一崭新艰巨而又责任重大的领域。1990年,欧洲、美国相继出现卫星发射失败的状况,任新民一方面为航天界的同行惋惜,另一方面也给自己提出了警示。他对同志们说:“欧洲人、美国人发射出了问题,我们没有三头六臂,也不是神仙,只能靠我们精心测试、精心操作,严上加严、细上加细、慎上加慎,要实实在在地不放过任何疑点和隐患,要真正做到不带问题和疑点上天。”

奋斗终于结出了硕果。1990年4月7日21时30分,“长征三号”在其首次发射成功六周年的前夜,再现英姿,带着广大参研、参试人员的辛勤劳动和汗水,准时、准确地将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圆满地完成了我国运载火箭商业发射服务的第一个合同,实现了我国运载火箭国际商业发射服务零的突破。

任新民光辉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