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院206所彭雪明:用诗人的情怀缔造蓝色的强军梦
发布时间:2016-12-02     信息来源: BOB在线下载(中国)有限公司二院

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  --- 雨果

他是型号总师,型号团队中名副其实的“一把手”,多次获得中国航天基金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务院政府特贴等荣誉;他是诗人,面对浩瀚的星空和大海,将试验成功的巨大喜悦深埋心间, 用壮丽的诗歌去描绘蓝色的强军梦。他是彭雪明,BOB在线下载(中国)有限公司二院206所型号总师,我海军标志性主战装备的设计者。

临危受命:开启海军型号研制的破冰之旅

世纪之交,我国海军代表团受邀访问美国,当时美国海军非常自豪的向我方介绍了他们引以为傲的装备。这装备强大的威力震憾了在场的人们,引发了他们的思考:能不能研制属于我们自己的装备,提升海军的战斗力?

时至今日,该装备已成为我国海军标志性的主战装备,开辟了我国海军攻防新纪元。这个成绩的背后,站着彭雪明和他的团队。

提起型号,作为总师的他,难掩心中的自豪和骄傲:“该型号被称为海军克敌制胜法宝”。

然而,骄傲的背后,型号研制工作并非一帆风顺。

作为一项技术先进、通用性强的装备,型号需求提出之初,大家心中打了一个问号:这个型号能做成吗?

专业技术难、技术基础薄弱等客观条件现实存在,由于装备的通用性,研制中需要满足各型号的需求,协调工作量大,难度可想而知。“这项工作难干,这个总体难当”,这是当时所有竞标单位的共识!最终,BOB在线下载(中国)有限公司二院206所因其在发射领域的技术强、技术全面等因素,被确定为系统型号研制的总体单位。

时隔多年,当时的场景彭总仍然记得:经费少,人员不足,技术难题多,困难重重,能不能做成都是一个未知数。他深知这个系统型号对于海军装备和206所都至关重要,毅然决然的接受了这一任务,开始了他的铸剑之旅。

攻克难关:铸造海军神兵利刃

尽管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真正干起来,工作的难度超出了他的想象。接手项目之初,只有彭雪明一个人和摆在他面前厚达1米的英文资料,彭总深知:方案尚处于初期论证阶段,必须要有一个团队,多方协同才能完成。

时间紧,科研经费少,技术难度大是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在“招兵买马”过程中,彭雪明一方面给大家讲述这个型号干成后的重要意义,一方面尽可能去争取资源,为型号创造条件。在队伍不断壮大中,他和团队也形成了打造一流的装备,实现蓝色强军梦的目标。

技术攻关的征途中,苦中带着甜。彭总带领团队通宵达旦的啃资料、与各型号产品的整合分析。作为老总,协调各总体单位是他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型号满足通用性指标的要求。在繁忙的工作中,他仍然保持每周多达30次与各总体单位的协调,在这样的状态下,短短五个月,彭总带领团队完成初步设计方案,并顺利通过评审。

设计方案评审后团队迎来了密集的试验验证。一月的东北寒风凌冽,这是该系统型号首次结合两型武器飞行试验的陆地实验,在短短的20天里要完成试验方案确定、大纲编制、靶场沟通、试验准备及试验,对于参加试验的人员来说是一次极大的考验。

每到夜幕降临,空旷的试验场总会见到彭总和队员们的身影,冬季北方多风,白天受大风的影响测试进行的很慢,彭总决定在夜晚风小的时候进行试验,零下30多度的低温,手戴着厚棉手套都不能自如活动,为了保证传感器粘贴效果,他和队员们经常不带手套,完成项目马上进行保暖。试验如期完成,回京前与官兵告别,他们都竖起了大拇指:“没有见过这样能吃苦的总师,也没有见过这样能吃苦的队伍”。

七月的南方骄阳似火,标校工作在每天的凌晨进行,尽管这样,工作起来还是浑身黏糊糊。将近一周,彭雪明和设计师始终在现场,逐点测试,逐点校对,近百余测点全部满足要求后,他长长的舒了口气,笑着对大家说:闯关成功,系统测试圆满完成。现场的军代表笑着说:老总能亲自参加标校,我们很少见,就冲这一点,我们对206所的产品一百个放心。

从“不知道能不能干成”到“主战装备”,型号十余年的发展,倾注了彭雪明太多的心血,从一个满头黑发的青年人成为了头发半白的中年人,彭雪明说:我觉得值。

温润如玉:带领团队成员永攀创新之峰

彭雪明并非科班出生,1991年研究生毕业的他被分配到BOB在线下载(中国)有限公司二院206所工作,早期负责仪器管理和电子设备故障诊断。靠自学完成了电子、流体、控制等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成长,从主管设计师,主任设计师,型号副总师到如今型号总师。

和蔼、儒雅、冷静是彭总的一贯的处事风格,无论情况多么紧急他都会冷静处置。在一次系统试验时,进入半个小时准备时间,设备出现故障,半个小时内查不出原因就要停止试验,关键时刻,彭雪明对负责的设计师说:“别紧张,半个小时排故没有问题”,最终28分钟团队排除故障,发射成功。事后,提起此事,彭雪明说:“越是紧急越要冷静,给设计师压力反而不好,我相信设计师能够处理好,我们对自己的技术心中有底。”

创新能力强是他的另一特点。 “十二五”期间,由他负责的各军兵种和预研项目有5项,基础科研创新项目2项,集团创新项目10余项,作为所内总体专业委员会主任参与20余项自主创新项目。

众多创新项目的背后离不开他爱看书的习惯,彭雪明的阅读量很大,涉猎的范围也很广泛,为了获得第一手信息,他经常阅读英文原著并且把一些优质的文献资料整理后分享给他人。

分享的同时他还善于引导设计师去开展创新工作,设计师小张介绍:有一天彭雪明见面问是否听说王府井抢劫案,小张一头雾水,彭总说到:“案犯很快被抓就是因为在作案前用了定位,警方通过大数据定位系统迅速抓到了他,你们要多关注与技术相关的热点问题。”

对于学生的培养他也是独具一格。彭雪明带的研究生从入学起就开始搞创新项目的研究,由学生来提出他想做的创新课题,彭总给予一定的指导,始终都让学生作为创新项目的主导者。他常对青年人这样说:“你们还年轻,要时刻保持创新的热情,这样才能走在行业的前列。”

工作之余,彭总最爱作诗,他曾写下“今日低头斩荆棘 来日定当擒顽敌”与团队共勉,也曾发出“蛟龙出海 所向披靡”的感慨。面对热爱的型号,彭雪明说:没有一首诗能够描绘出它的美。(文/王雨霏、程双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