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为一缕风 助飞蓝天梦   ——记航天晨光特种分公司燃油系统地面试验项目团队
发布时间:2019-09-18     信息来源: 航天晨光

“空气置换试验,开始!”

“燃油加注试验,开始!”

“燃油加热试验,开始!”

在某偏僻的基地,航天晨光特种分公司燃油系统地面试验项目团队正在紧张而有序的对试验设备进行测试。燃油系统地面试验设备是特种分公司承接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试飞中心,配套C919大飞机地面热燃油试验的重点项目,具有高风险、高难度、高技术含量等特点。

风险测算,从细微处着手

燃油系统地面试验设备要求将航空煤油由常温加热至70℃,远超其闪点38℃,这在国内尚属首次。而且该项目试验过程中需使用柴油对锅炉进行加热,并从试验场地附近引入一路三相380V/50Hz交流电源。高温航空煤油遇明火、高热、电气火花、电弧等,若处理不当,极易引起火灾或爆炸等事故。高危险的任务没有阻挡项目负责人徐浩孜孜不倦探求的心,从试验过程中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到设备零部件选材选型控制;从航空煤油火灾爆炸后果测算,到试验各个过程管控和安全对策措施,他都做到把风险控制在安全范围以内。他带领团队研究的油罐空气置换技术确保高温航空煤油始终处于惰性气体环境中,与氧气等氧化剂相隔离,大大减小试验过程中发生危险事故几率。“我愿出现在试验最危险的地方”,这是他对自己设计产品的自信和担当。

试验过程,在曲折中前进

燃油系统地面试验设备完成各系统调试后,进入实地试验阶段。试验场地的选择成为制约项目团队的第一个要素。因试验具有一定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危险危害可能,试验场地要求远离城市和人群,而公司和客户方附近都不具备选择场地空间。经多方协调和沟通,项目组决定在临近省份选择一偏僻基地进行专项试验,并提前与基地方沟通试验保障和人群疏散事宜。长时间的运输和颠簸,造成油罐底部部分积水,若采用自然吹干的方法耽误试验进度,条件也不允许下罐擦拭。三车间调式工樊超以丰富的调试经验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议用随车轮胎充气管连接底盘压缩机气源对积水部分进行吹干。装油管道、油罐,每解决一处积水,都离试验成功更近一步。屋漏偏逢连夜雨,恰逢台风来袭,突降暴雨,项目陷入停滞,项目团队变压力为动力,利用台风肆虐空隙,重新审视检查试验准备和后期工作安排情况。一个个螺栓螺母的排查,一根根管道的检测,一项项安全措施的确认,试验队员们对台风后的试验信心满满。

完美交付,于欢声中回首

雨后的天空格外蓝,安全员马晋宁确认燃油系统地面试验设备导静电接地可靠,试验人员安全防护措施到位后,伴随着隆隆的柴油炉声,燃油系统地面试验正式开始。油罐内航空煤油的温度在慢慢的升高,试验队员的心也渐渐提了上来,压力数据正常、油罐惰性气体数据正常、油泵数据正常,当油罐内航空煤油的温度上升到70℃并恒定时,基地内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注意继续监测各项数据,按预定方案进行静置试验”,关键时刻项目负责人徐浩冷静的指挥着。移动设备至指定地点,拆卸气瓶并恢复原样,循环航空煤油加速降温,试验在有条不紊的操作中落下帷幕。

客户方全程参与试验,对试验结果非常满意。来不及庆祝试验成功的喜悦,徐浩又投入到项目总结改进工作中,他说:“这个项目对我们企业和商飞试飞中心都是很大的挑战,也积累了丰富的研发经验。最后的试验成功了,但也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及时总结相关经验和改进措施,对研究高温燃油领域具有借鉴意义。”

阳光总在风雨之后,成功隐于挫折之中,历经风雨方能绽现彩虹,力克险阻终会拥抱荣耀。燃油系统地面试验项目团队勇于担当,不惧高危高难任务,为公司拓展高温燃油领域踏出了坚实的一步。正如公司发展与转型过程中涌现的许许多多先锋人物、攻坚团队,大鹏展翅时,他们愿为翼下一缕风,助飞蓝天梦!(文/徐淇鑫  图/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