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航天科工感动人物候选人(团队)】“逐梦”长五保障团队:保障每一次发射任务成功
“逐梦”长五保障团队
发布时间:2020-12-29     信息来源: BOB在线下载(中国)有限公司

有这样一支团队,他们心中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的殷殷嘱托,在航天事业的征程里不辍耕耘,贡献了青春和心血。

多年来,该团队承担地面测控设备、自动测控组合批生产等任务,先后多次参与重大发射任务保障,圆满完成了长征二号F火箭历次发射、长征五号B火箭首飞、火星探测、嫦娥五号等一系列重大任务的保障工作,荣获长征五号首飞突出贡献集体、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等荣誉称号。

他们就是BOB在线下载(中国)有限公司航天系统公司所属航天测控公司的“逐梦”长五保障团队。

“保障每一次发射任务成功是我们的神圣使命”

2019年12月27日20时45分,长征五号遥三火箭在海南文昌发射,搭载着实践二十号卫星进入太空。

为了圆满完成保障工作,航天系统公司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保障小组夜以继日地坚守任务现场,为公司测试设备做好充分支持。

作为空间工程项目组中的“新鲜血液”,保障人员孙逢琦刚进公司就参与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地面设备的检修及保障任务。从西北的戈壁荒滩到南海的椰林树海,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在本次发射任务中,孙逢琦肩负着动力测控系统PXI测试设备和整流罩环境测试组合的设备恢复及测试工作,无论是电缆铺设、导通绝缘测试,还是设备自检,每一个环节他都一丝不苟地认真对待。为了保证发射周期,他常常挑灯夜战,但毫无怨言。他说:“虽然工作很辛苦,但我为能够参与国家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的发射任务感到骄傲和自豪。”

果敢逆行,在防疫斗争一线彰显时代担当

5月5日18时,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南海之滨呼啸而起,搭载着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飞入浩瀚无垠的星海,负责本次保障任务的技术人员王鹏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露出了胜利的笑容。

早在1月30日,正月初六这天天还没亮,一个拖着大号行李箱、略显疲惫的身影出现在了首都机场T1航站楼出发大厅,王鹏默默踏上了保障征程。

与以往长五的飞行试验任务不同,本次任务是地面设备恢复、合练和首飞的“三合一”,前后历时约3个月。按照原定的保障计划,王鹏只负责前期地面设备恢复阶段的工作,后续由其他同事接棒,执行合练和首飞阶段的现场工作,但受疫情影响,接班人员的入场计划迟迟无法确定。当此艰难之际,王鹏毅然向试验队提出由自己坚持到最后,以一人之力保障了试验任务的顺利推进,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用户信任。

2月中旬,正值疫情防控到关键时刻,然而既定任务无法推迟。

为了确保任务顺利完成,总体部组织了包机、包车进场。此时,大部分员工还在返京后的隔离之中,关键时刻,老同志杨增顺和生产部朱宏飞挑起重任,奔赴前线。

在现场,他们与试验队一起,同隔离,同工作。白天,他们要与试验场人员隔离,接电缆、搬设备、加电测试……全部的工作需独自完成;晚上,他们单人隔离住宿,只能通过视频与家人互道平安。

就这样,他们边隔离边工作,直到试验队完成任务返回,没有因疫情耽误一天工作。

“长五”送“嫦五”,测控再助力

11月24日4时30分,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搭乘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顺利升空,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成功啦!”团队的新人郑佳盈兴奋地欢呼着,在她身后,已成长为保障团队骨干的孙逢琦也露出了自豪的笑容。一直以来,执行现场保障任务的两人充分发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时刻以严谨的态度紧盯设备工作状态。

前端设备间内,他们详尽记录每一次参数的变化。指控大厅里,也有他们聚精会神判读数据的身影。在忙碌了一整天后,当晚他们还要对当天的试验过程进行梳理总结,通宵达旦进行工作已是家常便饭,待到东方渐白,他们又抖擞精神,以饱满的精神和十足的信心投入到新一天的工作中,为运载火箭的状态准备和成功发射提供重要保障。(文摄/常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