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三江江北公司:打造航天器强劲“心脏”的能工巧匠
发布时间:2021-12-16     信息来源: 航天三江

近年来我国航天器发射成功的消息层出不穷。各种型号的发动机产品越来越强劲,越来越高端,为一次次地发射成功提供源动力。航天三江 江北公司周荣军,一位在航天生产线上默默工作13年的数控操作专家,用巧思不断化解新型高端航天动力产品上的难题,先后被授予“国防科技工业先进个人”“航天技能大奖”“航天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严谨细实、守正创新,他既是航天传统精神的接棒者,也是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实践者。

“再等一会”,让先进发动机提前上岗

“再等一会。”为了获得更多第一手实验参数,周荣军向接班的同事说过,同样的话深夜他在设备前也向家人说过。

为使航天器更轻、飞得更远,非金属逐步成为航天动力材料中的翘楚。而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发动机犹如一把双刃剑,拥有优良使用性能的同时,其相较金属材料的散热差、结构不稳定、可加工性差等缺点也成为了机械加工行业内的难题。

“这对于我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曾获中华技能大奖,被誉为型号产品咽喉主刀师的江北公司阎敏感慨道。周荣军所加工的是类似陶瓷与合金拼接而成的花瓶状产品,这要求他非但要克服行业内的难题,更要面对空间曲面深孔、小直径等产品特征以及不能使用冷却液,没有常规加工基准面等加工难题。此外,一般机加认为刀具长颈比超3-5倍,即被认定精度为难控制刀具,而加工该非金属产品所用的刀具长径超过了惊人的20倍,其加工难度可想而知。

为早日攻破难关,周荣军立下军令状,不断用再等一会回家、再等一会休息,“搪塞”着家人和同事。一次组员见他活动的四肢有些僵硬,本想上前搀扶,不料他却摆摆手,“你快去忙你的!”组员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心想这又是一个“精雕细琢”的长夜,然后伸手按下设备关停键,设备加工计时器显示已连续运行27小时38分钟。

最终,周荣军通过在切削参数、刀具散热、刀路优化上下功夫,大胆采用了行业内鲜有使用的金刚石刀片加工非金属产品,掌握了金刚石刀片切削该材料的第一手实验数据。针对刀具长径比大及刀具与零件之间干涉部位多的问题,他巧妙将自制刀具与标准刀具进行联接,运用大量仿真模拟,将刀杆重力变形、加工力反变形和刀具磨损等因素计算在内,对加工参数不断调整,最终将产品加工壁厚差控制在了一张纸的厚度,满足产品质量要求,不仅提前圆满完成任务,还为后续该类产品的加工提供了依据。

“停下思考”,让高质量交付节点持续刷新

“即便运行多年的成熟参数,周师傅也能琢磨出一套更优解。”周荣军的徒弟,航天技术能手毛君十分佩服地说道。和攻克难题时“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倔强不同,周荣军在成熟产品加工时,却奉行着截然不同的工作作风。

每接触一批成熟参数的待加工产品,周荣军都会在熟悉其工艺要求及加工逻辑后,停下单纯依靠成熟参数加工的惯性思维,开始在产品质量稳定的前提下,从工装改进、工步优化等多方面创新,提升加工效率。

通过反复摸索,周荣军优化了某重点产品重要件的加工方法,攻克了该产品侧壁头锥安装块铣削引起震动、后接头滑块铜套钻销孔加工易变形、筒体侧壁紧固块钻孔引起轴向窜动等加工难题,实现多个批次、90余台产品加工100%合格,加工效率提高了60%。在某产品研制加工中,他和技术员一起设计工装、优化数控程序、多层次设计加工流程并进行固化,使加工效率提高了2.5倍,产品加工合格率达100%。某产品由于形状复杂,加工周期长,每件加工需要1天,而且质量状态也不是很稳定。周荣军深入研究后提出自己的优化思路,通过和技术员一起设计工装、优化数控程序、多层次设计加工流程、固化加工流程等方法,将效率提升了250%,同时质量合格率达到了100%。

在科研生产实践中,周荣军守正创新,先后参与完成多项加工技术攻关,解决了多个生产“瓶颈”,总结的十余个加工方法纳入现行工艺文件,先后牵头完成《异型深盲孔罩体加工方法》、《深盲孔罩体快速测量装置及测量、补偿加工方法》两项国家发明专利;在工作中他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先后发表了《高硬度旋压机轮轴的螺纹铣加工》、《复合材料深型腔罩体头部厚度检测及加工补偿方法》等多篇技术论文。

“主动一步”,让青春与时代同频

“我是机加专业里面最了解设备的,也是机修专业里最会机加的。”如今有着技术能手称号的周荣军却是个“半路出家”的数控操作工,在学校他学的是机电专业,也曾在江北公司有着三年的机电维修工作经历。在做维修工期间,他不仅取得了高级职称,还因多次完成重大维修任务得到领导和同事的称赞。2008年因公司发展需要,他主动转岗到数控机加专业。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在大家对周荣军没报太大希望时,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除了师傅教的知识他每天利用工余时间翻烂了一本《数控操作指南》,练习加工的试件堆满了一箱。最终在不懈的努力与执着下,他成为了那一年第一批合格的操作工,同时他也暗下决心开始追随技能大师的脚步。

他将国家技能大师阎敏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和赶超的目标。通过几年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的不断积累以及不间断的学习总结,他不断参加各类竞技比赛寻求突破。2010年至今,他先后在省级、国家级技能舞台上取得优良成绩,先后斩获“航天技能大奖”、“航天技术能手”、“湖北省技术能手”、“湖北省行业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并两次获评湖北省“青年岗位能手”,如今已如愿成为国家级技能大师阎敏工作室的一员。

作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他不仅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更具有顾全大局、乐于奉献的可贵品质,在对青年人的“传、帮、带”上从不吝惜,将自己的经验、掌握的绝活与他们分享。对于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同志,他从设备操作入手,言传身教,使他们在最短的时间里进入状态,先后带徒五名,均培养为科研生产骨干。作为公司参加第五届"华中杯数控"技能大赛小组的组长,他将自己积攒的资料、笔记及比赛经验拿出来与首次参加技术比武的同事分享,同时,抽出时间组织选手学习交流,积极备战,最终公司八名选手七名进入比赛前十名,获公司参加省级技术比武活动的最好成绩。作为班组长,他深入开展班组管理,加强班组建设,所在班组先后获评航天三江“三创新优秀班组”。

作为新时期技能工人的杰出代表,周荣军同志立足岗位,刻苦钻研,怀着对航天事业的无限梦想,执着追求。他坚信收获来自于耕耘,成绩来自于付出,只有在工作中锐意进取,永不停辍,才能做到更好,走得更远。(图文/张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