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实事】让“烦心事”变“暖心事”——二院25所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地见效
发布时间:2021-10-29     信息来源: BOB在线下载(中国)有限公司二院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二院25所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结合实际,紧贴职工需求,“实”字当头,“细”处着手,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让“烦心事”变“暖心事”,不断增强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确保“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地见效。

察实情访民意,了解职工急难愁盼

25所党委围绕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把握“关键环节”,精准施策。为及时落实职工诉求,党委书记、党委班子成员带头深入一线调研、探访职工实际困难。通过党员轮训班、年度民主生活会、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座谈会、所领导接待日等形式,广泛收集职工意见建议,倾听职工群众呼声。

与此同时,所党委迅速制定“四个关注”工作方案,关注工作现场尤其是加班较多的现场,关注试验外场及家属尤其是海外项目外场,关注每名职工尤其是异地分中心和四级公司职工,关注职工群众尤其是青年职工、困难职工等。依托方案,收集职工群众意见建议400余条,梳理形成15项为群众办实事的务实举措上报二院。截止9月已全部落实完成,做到职工诉求响应快、办的好、评价高。

办实事解民忧,聚焦职工民生福祉

25所紧密围绕“群众”“实事”“创新”三个关键点,精准落实台账,不断丰富办实事的项目内容和实际成效。

所党委从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入手,不搞贪大求全、不做表面文章。截至目前,相继落实了承租4000平方米职工宿舍、迁移改善互联网办公室、安装新能源充电桩、扩建电动车车棚、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定制体检套餐、开展职工体能测试、配备休息区按摩座椅、维修维护工业区供冷管道、组织信用卡办理、为云南富源挂职的扶贫干部寄送爱心包裹等一批贴近职工切身利益的实事、好事,扎实提升办实事质量的同时,使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联系当前实际,25所还着手推出了一批为职工提效减负的实招硬招。结合工业用房调整、厂房建设,紧前完成网络布线建设、网络调试及设备驱动软件的安装;上门开展信息化服务;开发上线“工资”模块,职工随时随地查工资;创新启用“电子餐券”,加班用餐只需“扫一扫”;增设58号楼打印设备,数据多跑路,职工少跑腿;开发技术文档编辑器,自动调用模板,设计工作轻松又便捷。

求实效助发展,解决关键痛点难点

守正创新,聚焦主责,25所党委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断攻克企业发展难点痛点,助力企业蓬勃发展。针对预研队伍反映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弱的问题,大力改善创新生态,与多家高校、院士开展建设联合工作室,成立联合创新中心,推树高级技术专家。开展跨部门导师带徒,型号技术精英与青年技术骨干“一对一”结对,传思想、帮技术、带作风,为高素质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统筹开展异地建设,与异地中心建立交流反馈机制,收集落实异地职工的意见建议,促进多地布局下的思想统一和同步发展。定期对各型号项目外场试验队开展慰问和谈心谈话,及时了解团队队员的思想状态和问题难题,做好后勤保障。

重宣传展风貌,形成人民情怀文化

25所党委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长期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在宣传工作方面持续丰富载体、扩大影响,提升实效,把“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为民理念融入到企业文化体系建设中并广泛传播。

开辟“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专题宣传载体,发挥新闻媒体舆论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组织党支部与威海市环翠区孙家疃街道党工委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交流,学习借鉴政府街道为民排忧解难的经验做法。拍摄职工文化素养片《文明精导人》和庆祝建党百年青年形象宣传MV《少年》。开展助力永定路街道新冠疫苗接种、垃圾分类、安全知识普及、“开学第一课”、图书捐赠等志愿服务,倡导志愿服务精神。

25所党委将持续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敢字为先、干字当头,勇于担当、善于作为,让职工群众看到更多变化、得到更多实惠。